天宝当全盛,犹记旧宜春。繁华最称南国、花柳斗尖新。歌舞六朝门巷,金粉千家烟雨,楚润好精神。我始欲愁笑,何事近黄昏。
秋风起,人世改,换朱门。后庭一曲、不应恰向我时闻。重见白头遗老,细数新亭旧事,此际黯销魂。仆本恨人耳,掩泪对青樽。
水调歌头 · 听丁翁弹难曲旧事天宝当全盛,犹记旧宜春。繁华最称南国、花柳斗尖新。歌舞六朝门巷,金粉千家烟雨,楚润好精神。我始欲愁笑,何事近黄昏。
秋风起,人世改,换朱门。后庭一曲、不应恰向吾时闻。重见白头遗老,细数新亭旧事,此际黯销魂。仆本恨人耳,掩泪对青樽。
注释:
- 天宝:指唐玄宗时期。天宝是唐代的一个年号,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期间,国势强盛,被称为“天宝盛世”。
- 宜春:地名,位于今天的南京市。当时是唐代的都城,所以称为“宜春”。
- 南北朝时期,南朝的首都设在建业(今江苏南京),北朝的首都设在平城(今山西大同)。因此,“南国”代指南方。
- 金粉:金箔和粉末,这里指富贵人家。
- 楚润:楚国之地。这里指南方的水乡。
- 白头遗老:年纪很大的老人。遗老,指前朝的遗民。
- 青樽:古代的一种酒器,形状像青色的樽形。
赏析:
《水调歌头·听丁翁弹难曲旧事》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作品。这首词描绘了作者在听丁翁弹奏难曲时的感慨,通过对比昔日辉煌与今日衰败,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历史的深深眷恋。
词的开头“天宝当全盛,犹记旧宜春。”描绘出唐朝天宝年间的景象,那时的国力强盛,被誉为“天宝盛世”。作者回忆着当时的繁华景象,感叹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繁华最称南国、花柳斗尖新。”这里的“南国”指的是南方,而“花柳斗尖新”则形容当时的景色美丽,如同鲜花盛开、柳树婆娑。这里的描写既展现了当时的繁荣景象,也暗示了后来的变化。
“歌舞六朝门巷,金粉千家烟雨,楚润好精神。”这里提到了六朝时期的历史变迁,六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时期,包括东晋、宋、齐、梁、陈等朝代。作者用“歌舞”和“烟雨”来形容当时的繁荣与美丽,同时也暗喻了历史的沧桑巨变。
“我始欲愁笑,何事近黄昏。”这里的“愁笑”表示作者内心的矛盾情绪——既有对过去辉煌的回忆,又有对现在衰败现实的忧虑。而“黄昏”则暗示了时间的变化和生命的无常。
“秋风起,人世改,换朱门。”这里的“秋风起”象征着季节的更替和人生的变迁,而“人世改”则表明社会的动荡和变化。这里的描写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无情和历史的无常。
“后庭一曲、不应恰向吾时闻。”这里的“后庭一曲”可能是指某首歌曲或者某种艺术形式,而“吾时闻”则意味着在特定的时刻听到。这里的描写暗示了作者对于某种特定事物的怀念和期待。
“重见白头遗老,细数新亭旧事,此际黯销魂。”这里的“白头遗老”指的是老年人,而“细数新亭旧事”则是回忆过去的一些往事。这里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和文化的深厚情感以及对未来的思考。
“仆本恨人耳,掩泪对青樽。”这里的“仆本恨人耳”表示作者对自己身份的无奈和遗憾,而“掩泪对青樽”则是表达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和怀念。这里的描写体现了作者对于过去的深深眷恋和不舍。
这首词通过对天宝盛世的回忆和对现实变迁的感慨,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未来的思考。同时,它也展现了作者对于生命无常、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