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色几丛花。秋灯一幕纱。有庭阶、玉树兰芽。课到等身书卷熟,又窗外、月钩斜。
咏絮本名家。瞻云合拜它。记丸熊、画荻非夸。后日泷罔阡表里,愁令德、掩才华。
注释:
南楼令:这是一首咏物诗,写的是秋天的景象和读书人的生活。
秋色几丛花:秋天的景色如花一般美丽。
秋灯一幕纱:晚上点上秋灯,灯光如纱幕般柔和。
有庭阶、玉树兰芽:庭院中台阶旁,有玉树般的兰花在春天刚刚发芽。
课到等身书卷熟:学习到了深夜,书卷变得密密麻麻,如同人的躯体一样。
又窗外、月钩斜:窗外的月亮已经偏斜了。
咏絮本名家:女子咏雪的诗才本来就很出众。
瞻云合拜它:仰望天空,合手作揖。
记丸熊、画荻非夸:记得曾经有人用泥塑成丸熊,但画荻(画竹)并不是夸耀的事情。
后日泷罔阡表里:未来的日子,就像这山里的田埂,表里分明。
愁令德、掩才华:愁苦的是德行,掩盖了才华的光芒。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书生对学问的追求,以及他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全诗通过对比,表现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望和对自然的热爱。
首句“秋色几丛花”,以花朵比喻秋天的景色,形象生动,描绘出一幅美丽的秋景图。接着,“秋灯一幕纱”,点明了时间和地点,夜晚的秋灯下,诗人沉浸在书海之中,如同置身于一个温暖的世界。
“有庭阶、玉树兰芽”,庭院中的台阶旁,有玉树般的兰花在春天刚刚发芽,这是对春天的美好回忆,也是对未来的期待。
“课到等身书卷熟”,学习到了深夜,书卷变得密密麻麻,如同人的躯体一样。这是对学习的热爱和执着追求。
“又窗外、月钩斜”,窗外的月亮已经偏斜了,这是对时间流逝的感叹。
“咏絮本名家”,女子咏雪的诗才本来就很出众。这是赞美女性才华的一种表达方式。
“瞻云合拜它”:仰望天空,合手作揖。这是诗人对于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记丸熊、画荻非夸”,记得曾经有人用泥塑成丸熊,但画荻(画竹)并不是夸耀的事情。这是诗人对于艺术创作的深刻理解。
最后两句“后日泷罔阡表里”,未来的日子,就像这山里的田埂,表里分明。这是诗人对未来的展望,充满了希望和信心。
“愁令德、掩才华”,愁苦的是德行,掩盖了才华的光芒。这是诗人对自己现状的反思和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