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余天,悄晚霞净卷,高涌素轮圆。殿宇森寒,蓬瀛清澈,此意待证群仙。猛回首、关河历历,试默省、归思在秋先。辽海尘沙,金台幻梦,老却游鞭。
凝望家山何许,认九疑缥缈,云影联绵。桂蕊簪金,竹枝戛玉,团坐儿女婵娟。可忆否、天涯倦客,吟魂远、飞渡洞庭船。坐久霜华沁骨,瘦枕攲眠。

诗句

  1. 雨余天,悄晚霞净卷,高涌素轮圆。殿宇森寒,蓬瀛清澈,此意待证群仙。
  • 雨余天: 雨后的天空。
  • 悄晚霞净卷: 安静地观赏着渐渐散去的晚霞。
  • 高涌素轮圆: 天空中的月亮高高地升起,圆满无缺。
  • 殿宇森寒: 宫殿显得格外冷清、肃穆。
  • 蓬瀛: 蓬莱和瀛洲,古代传说中的仙山。
  • 此意待证群仙: 这是作者期待与仙人相见的心情。
  1. 猛回首、关河历历,试默省、归思在秋先。辽海尘沙,金台幻梦,老却游鞭。
  • 关河: 这里指的是国界或山河。

  • 辽海: 辽河的别称,指中国东北部的河流。

  • 尘沙: 尘土和沙子,形容辽河的泥沙。

  • 金台幻梦: 黄金铸制的台阁,是虚无缥缈的梦想。

  • 老却游鞭: 消磨了出游的兴趣或欲望。

    译文

    雨后的天空,静静地欣赏着晚霞的消逝,月亮高悬,圆润而明亮。宫殿里弥漫着肃穆的氛围,仿佛蓬莱和瀛洲一般清晰可见。心中期待着与仙人相会,感受那神秘而遥远的境界。忽然间想起,关河遥远,家乡依然在眼前;辽河的水土中夹杂着尘埃和沙砾,而梦中的黄金台阁也不过是虚幻的泡影,消磨了我对出游的热情。

    注释

  1. 诗中多次出现“雨”字,表现了一个宁静而又充满期待的场景。

  2. “辽河”和“金台”分别代表了中国东北地区的一条大河和一些传说中的建筑,增加了诗的文化底蕴。

  3. “此意待证群仙”体现了作者对神仙世界的向往和追求。

  4. “关河历历”描绘了作者对于远方故乡的思念之情。

  5. “辽海尘沙,金台幻梦”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与理想的矛盾和挣扎。

  6. “老却游鞭”意味着诗人对于旅行失去了兴趣,可能是由于对现实的无奈或是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7. “天涯倦客”反映了诗人对远方的思念以及对家乡的牵挂。

  8. “吟魂远、飞渡洞庭船”表达了诗人对于诗歌创作的热爱和执着。

  9. “霜华沁骨,瘦枕攲眠”描绘了诗人孤独、凄凉的生活状态。

    赏析

    《一萼红·中秋题壁》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一首词。此词写于中秋之夜,以抒情为主,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词人对家乡的深情怀念。全词意境深远,情感细腻,语言优美,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