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醉扶来,又重认、夕照乌衣陈迹。波外闲缔鸥盟,前尘画灰说。算紫陌,东风梦浅,恰忙过、试镫时节。柳未成丝,花如溅泪,总助凄咽。
刚一霎、人影衣香,只邀到、当头昨宵月。都把十年幽约,换牢愁千叠。剩酒伴,晨星几个,付睡乡、锁住冤魄。莫便归去匆匆,夕筵飘瞥。

【译文】

醉意朦胧中扶起,又重寻那夕照中的乌衣巷。在江边闲散地结鸥盟,前尘已如画灰般淡去。东风拂面,梦中依稀记得试灯时节。柳未成丝,花泪如雨,都让人感到凄然哀伤。

刚刚一会儿光景,人影和衣香便汇聚到了眼前,只邀到当头昨宵月。把过去十年的幽约,换成了牢愁千叠。剩酒伴,只有几个晨星,付给睡眠,锁住冤魂。不要匆匆归去,夕筵飘瞥。

【赏析】

本词是一首写春游感怀之作,作者以暮春时景为背景,抒写了自己羁旅漂泊、流连忘返的情怀。

上片“残醉扶来,又重认、夕照乌衣陈迹”,词人以醉酒扶起自述其对旧事重觅的感慨。“夕照”二字点明时间,“乌衣巷”则是地点。乌衣巷是南京秦淮河附近的一条街道,东晋时为王导所建,因王导家族居此得名。当时乌衣巷内居住的都是高门大户,其中最著名的是王导家。因此,这里成为士人们集聚的地方,也是文人雅士吟诗作画的场所,所以后人常称它为“风流总领”。这首词便是写于词人重游乌衣巷的时候。词人以“夕照”二字点出时间的晚暮,再通过“乌衣”二字引出地点,从而将读者的视线引入一个充满古意与情调的时空场景中。

“波外闲缔鸥盟,前尘画灰说。”这两句词描绘了一幅水天一色、白鸥翩飞的意境图。“波外闲缔鸥盟”指的是词人与友人一起在水天相接的地方畅谈心志,结下深厚的友谊。“前尘画灰说”则表达了词人在谈论往事时的心情。词人用“画灰”一词来比喻过去的岁月如同一张白纸一般,已经变得模糊不清了,而自己却依然执着地追寻着那份曾经的美好记忆。这里的“前尘”指的是过去的一切,而“画灰”则是指那些已经被遗忘的记忆。

“算紫陌,东风梦浅,恰忙过、试灯时节。”“算紫陌”三句词人的思绪又回到了他所处的现实环境中。紫陌是京城长安的街道名,而“风”则暗示了春天的到来。“东风梦浅”指的是春风拂面的感觉,但这种感觉却似乎只是短暂而浅薄的存在。“恰忙过、试灯时节”则进一步点明了词人所处的时间和季节。试灯时节通常是指元宵节前后的一段时间,这个时候人们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来迎接新年的到来。然而词人此时却因为忙碌而无暇欣赏这美好的时光。

“柳未成丝,花如溅泪,总助凄咽。”这三句词人进一步描绘了他所处环境的细节。柳树尚未长出枝条,就像丝线一样柔顺;花也像是在流泪一般娇艳欲滴。这些自然景象都成为了词人内心情感的外在表现,它们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而词人之所以会如此悲伤落寞正是因为这美景背后隐藏着无尽的哀愁。

“刚一霎、人影衣香,只邀到、当头昨宵月。”这几句词人再次回到了现实之中。“人影衣香”形容了人物的轮廓和服饰的气息。而“只邀到、当头昨宵月”则进一步强调了词人所追求的那份美好时刻的短暂与珍贵。

“都把十年幽约,换牢愁千叠。”最后两句词人抒发了他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之情。他回忆起十年前与朋友们之间的深厚友情以及那些美好的回忆。然而如今他却要离开这个地方去面对新的挑战和困境,这使得他的心中充满了沉重的忧愁。

【注释】

乌衣巷:位于南京秦淮河北岸,东晋时,乌衣望族聚居于此,故有此名。

紫陌:长安街。

东风:春风。

试灯:元宵节燃放灯火的习俗。

柳未成丝:柳条嫩绿柔软,还未抽出新丝。

花如溅泪:花朵盛开艳丽如泪,鲜艳夺目。

夕筵:傍晚的宴会。

【赏析】

《琵琶仙·浔阳赠别》是宋代文学家苏轼所作的一首词。该词上片追怀往昔,下片叙写今宵,两相对照,抒发了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和对未来命运的忧虑。全词语言清丽,意境优美,情感真挚感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