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不识悲秋意,爱月登楼。爱月登楼。玉笛横吹天际浮。
而今识尽悲秋意,独倚香篝。独倚香篝。两点春山只驻愁。
【注释】
从来:从过去以来
登楼:登上高楼,指赏月。
玉笛横吹天际浮:用玉笛横吹的声音在天空中飘荡。
只驻愁:只停留于心中的忧愁。
【赏析】
此词是一首咏人伤世之作。上片写自己过去不知悲秋意,爱月登楼;下片写如今已经懂得了悲秋意,独自倚着香篝(用香薰的灯来取暖),只有那两点春山般的愁思仍在心头萦绕。全词以“悲”字为线索,表达了作者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和无奈之情。
从来不识悲秋意,爱月登楼。爱月登楼。玉笛横吹天际浮。
而今识尽悲秋意,独倚香篝。独倚香篝。两点春山只驻愁。
【注释】
从来:从过去以来
登楼:登上高楼,指赏月。
玉笛横吹天际浮:用玉笛横吹的声音在天空中飘荡。
只驻愁:只停留于心中的忧愁。
【赏析】
此词是一首咏人伤世之作。上片写自己过去不知悲秋意,爱月登楼;下片写如今已经懂得了悲秋意,独自倚着香篝(用香薰的灯来取暖),只有那两点春山般的愁思仍在心头萦绕。全词以“悲”字为线索,表达了作者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和无奈之情。
【注释】 天外鱼书绝:指书信断绝。 征人:远征的人,即远行的人。 灯花:元宵节时妇女们燃灯夜坐,灯火照见花容,因而有“灯花”之说。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写闺中女子望夫的诗。 首句“天外鱼书绝”,以“天外”点明所寄之书不在人间,而天上或地外;“鱼书”指书信,言其书已至天外,不可收得。这两句表达了女子对远行丈夫的深情和思念,同时也暗示了丈夫可能战死沙场,生死未卜。 次句“征人岂念家”,直抒胸臆
【注释】 忆:思念。二首:两首诗。 空囊:空荡荡的口袋,指无钱回家的贫困状况。 儿女:子女。 枕门:古代妇女出嫁后住在夫家,睡觉时头枕在家门上。 双白鬓:指头发花白了。这里指父亲已经衰老了。 朝朝:每日。 闾:里门的意思。 【译文】 想回去又没能回去,心中惆怅空荡荡一袋钱;子女们的相思之泪已沾湿衣袖成行。 苦于思念那寝门上白发人的父亲,每天拄着拐杖倚着里门望眼欲穿。 【赏析】
【赏析】 这是一首怀念父亲之作。诗人在梦中梦见自己远行到长安去看望久别的父亲,但不知父亲是否安好,于是乘着风儿前去探询。诗中以“吴树燕云”比喻两地的阻隔;以“迢迢”形容距离之遥远;以“梦魂不惮长安远”表现对父亲的思念之情。全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表达了对父亲的深深怀念
【注释】 从来:从过去以来 登楼:登上高楼,指赏月。 玉笛横吹天际浮:用玉笛横吹的声音在天空中飘荡。 只驻愁:只停留于心中的忧愁。 【赏析】 此词是一首咏人伤世之作。上片写自己过去不知悲秋意,爱月登楼;下片写如今已经懂得了悲秋意,独自倚着香篝(用香薰的灯来取暖),只有那两点春山般的愁思仍在心头萦绕。全词以“悲”字为线索,表达了作者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和无奈之情
宋凌云是一位生活在清代的长洲(今江苏省苏州市)诗人。 字逸仙,是清朝时期一位多才多艺的人物。他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还是李博的妻子。他的作品以其深情和细腻的情感表达而闻名,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家人的思念。他的诗歌不仅具有文学价值,也蕴含了深厚的情感和哲理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苦短的感慨,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1. 采桑子·人生何苦催头白:这是题目,也是全诗的主题。"采桑子"是词牌名,"人生何苦催头白"则是诗歌的内容,表达了人生的短暂和岁月的无情。 2. 人生何苦催头白:人生为何如此短暂,为何要催促白发过早地到来?这里的“催”字表达了时间的无情,生命的脆弱。 3. 知也无涯,忧也无涯:知道生命是有限的
诗句释义: - 今生未必重相见:在当前的人生阶段,我们可能不会再次相见。 - 遥计他生:假设在未来的某一生,我们还能再次相逢。 - 谁信他生:谁又会相信未来还有可能再次相见呢? - 缥渺缠绵一种情:这种情感是那么遥远而又缠绵不绝。 - 当时留恋曾何济:当时的留恋和牵挂,又有什么用呢? - 知有飘零:明白地知道会有飘零的命运。 - 毕竟飘零:终究还是会被命运所抛弃,走向飘零的结局。 -
【解析】 本词上片写重阳节的习俗,下片抒发对时局的忧虑。全词以重阳为主题,借秋菊之香抒发作者忧国忧民之情,意境阔大,气势雄健。 重阳节是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节日。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写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可见重阳节是思念亲友的特殊日子,而“采桑子·重阳”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创作的。 第一句“人生易老天难老”是全词的基调。作者由“人生易老”生发出感慨
【解析】 本诗出自《浣溪沙》,是一首写爱情的词。全词以“小鬟”为线索,描绘了女子在宴会上与男子相会的情景,语言优美,含蓄蕴藉。 采桑子·姑苏顾氏席上小鬟 (宋)欧阳修 踏歌未晓歌中意,豆蔻初含。 飞到杨花便不堪。 罗巾欲乞题红句,眉语相探。 懊恼檀郎梦已酣。 【注释】 ①踏歌:古时民间歌曲的一种形式,边走边唱。中意:心中喜爱,指男女双方情投意合。②豆蔻:古代诗词中常用来指少女。③檀郎:指所爱之人
【译文】 芭蕉几阵雨,檐前湿透了我瘦尽的情思。小溪亭上,一种离愁,画也画不成。江天茫茫,梅花断碣,枯泪犹零。别听那瑶筝声,怕触动旧日的情怀。 【注释】 1. 芭蕉:一种植物,叶子大而圆。 2. 雨:名词用作动词,下雨。 3. 瘦尽多情:意指因为思念过度而消瘦。 4. 溪亭:在溪边的亭子。 5. 画不成:无法用画笔表达。 6. 断碣:指断裂的石碑,这里代指梅花。 7. 枯泪:干涸的眼泪。 8.
【注释】 ①查伊璜:即查士标,字伊璜,号东山;南宋诗人。②姬作剧:指《西厢记》的作者王实甫。③绛河:《列子·汤问》:“孔子观于吕梁,悬水三十仞,流沫四十里,鼋鼍鱼鳖之所不能游也。”见一渔父过而问之曰:“何方之客?”对曰:“吾乃东海钓鳌客。为余荡十洲五岳,浮三山半落,今得此地休焉。”④新词填就勤分付:填了新词之后要赶快交给人唱。⑤周郎:周瑜,字公瑾,三国吴国将领。⑥“偏”字
采桑子 怀香侯 春日,作者骑着马在山间小路上行进。突然一阵凉风吹过,停下了脚步。抬头一看,看到一群大雁排着队飞过,就像在互相传递信息。 回首望向远方,只见钱塘江的水北上涌而来。太阳已经落下去了,周围弥漫着黄色的沙尘,令人感到有些痛苦。 我看着自己的头发,发现已经变得花白了。想起过去曾经写过诗,现在却已经没有了。灯花都烧尽了,只剩下一宿的孤寂。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和诗人心情的诗
诗句翻译:古藤花下银灯满,紫鸾斜飞。贾氏泪水沾衣,吹彻秦箫,往事成空。 注释与赏析: 1. 古藤花下银灯满,紫鸾斜飞:在古老的藤蔓花下,银灯闪烁,紫鸾鸟儿翩翩起舞。 2. 贾氏泪水沾衣,吹彻秦箫:贾氏因悲伤而泪流满面,仿佛连空气中的秦箫声也变得悲凉。 3. 图书只似蓬蒿冷,碧甃双扉:书籍如同被风吹散的野草一般冷漠,双扉紧闭的窗户透出幽暗。 4. 宫漏霏微,说剑青灯客未稀:宫殿里的滴漏声细微悠长
这首诗的原文是: 隔墙弦索无心听,挑灭银灯。 暗忆平生。 白发萧萧酒易醒。 月华风定芭蕉冷,楼上三更。 不住鸡声。 一枕江南梦未成。 注释: - 隔墙弦索无心听:隔着墙壁听到弦乐声(可能是在听别人的演奏),但自己并没有心思去聆听。 - 挑灭银灯:熄灭了银色的灯笼。 - 暗忆平生:心中默默地回忆过去的生活。 - 白发萧萧酒易醒:随着年龄的增长,头发渐渐变白,人容易因为酒精的作用而昏睡过去。 -
【解析】 “琼楼晓起银屏冻,莫倚危阑。”意思是:清晨醒来,看见琼楼玉宇的门户已经结满了冰花,不要倚靠着高高的栏杆。“琼楼”即高楼,“晓”即早晨,“银屏”指用银箔装饰的屏风,“冷”是动词,指结冰了,“莫”是副词,不要,“倚”是依靠的意思。 “又倚危阑。”意思是:我又倚靠在栏杆上。“危阑”指高高的栏杆。 “雁送西风扑面寒”,意思是:大雁排成一字长队向南飞去,迎面扑来的是阵阵寒风。“雁”指大雁
【注释】 无闷:没有心事。秋烟:秋天的烟雾。空白苍茫:指秋天的景色,一片空白。寒绿模糊:指秋天的颜色,一片苍绿色中带有白色。徐傍:慢慢地接近。笳声:即胡笳声。唤起:使某物苏醒、复苏。蔓草荒坟:荒草蔓生,墓地荒凉。乱鸦:乌鸦。墟里:村庄。东西不辨:视线模糊,无法辨别东西南北。画出:形容景象凄凉悲壮。淡描:淡淡地描写。夕照:夕阳。寒添橘柚:指秋天寒冷时橘子和柚子的成熟,颜色为深红。凭高:站在高处
【注释】: 乱云低泻,向晚路迷荒野。重阳期近,酿成一种,别样时光,满城难画。 乱云低垂,雨丝纷飞,向晚时分,道路模糊,让人迷失在荒野里。又值重阳节将至,酿出一种特别的节日氛围,使得城中的美景难以用画笔描绘出来。 渔蓑应未卸,让汝蕨肥鲈美,钓竿闲挂。傍孤舟、冷敲篷背,谁把菊樽同话。 渔夫的蓑衣应该还没来得及脱下,你可以享受美味的鱼和新鲜的鲈鱼,也可以悠闲地垂钓。旁边孤舟上的人们正在冷着蓬帆
【注释】 ①一萼红:词牌名。又名《绿腰》、《一斛珠》。双调,五十五字,上片四仄韵,下片三仄韵;上下片各四平韵。 ②苍茫:空旷迷茫。 ③幽花:指菊花。 ④瘦蝶:指蝴蝶。 ⑤弄清光:形容秋阳明丽如水。 ⑥云绉(zòu)舒罗:形容秋天的云彩像舒卷的丝罗一样。 ⑦潇湘:指湖南一带山水风光。 ⑧图画:泛指山水画。 ⑨登高望远:登上高处远望,比喻抱负、理想等。 ⑩霁色:雨过天晴后晴朗的天色。 ⑪奈:无奈。
我们来分析这首诗的内容和结构。 诗句逐句解析与翻译 第一句:“分明山水武陵春” - 关键词解释:武陵是指古代的桃花源,常被用来比喻未被污染的美好自然。 - 译文:这里的“分明”表明景色清晰可辨,如同置身于武陵般。 第二句:“却写秋光隔四邻” - 关键词解释:这里的“秋光”可能指的是秋天特有的光线或气氛,而“隔四邻”则表达了诗人想要超越常规视角去观察世界的愿望。 - 译文
1. 诗句解释: - 犹是长安道:仍然走在长安的街道上。 - 重逢泪满襟:与旧友重逢时,眼泪湿润了衣襟。 - 所嗟人事改:感叹世事变迁、人事已非。 - 非为客愁深:不是因为旅途中的孤单或不适而感到深深的忧愁。 - 握手无多语:虽然有握手的举动,却没有过多的交谈。 - 相期独此心:彼此期待着只有这份深厚的情感和心意。 - 诗名传辇下:这首诗的名字在京城中广为流传。 - 不用碎瑶琴
【注释】长铗:指宝剑,代指邹石生。切云冠:古代冠饰名,以金玉为饰,形如刀剑之刃,故称。白袷:白色的衣服。玉女:指仙女,这里比喻邹石生的妻子。炎海:指南方的炎热地区。毒雾:浓重的烟雾。湍流:急流。度马难:渡过江河的困难。诸侯方好士:诸侯正在喜好人才。 【赏析】此诗写诗人在送别好友邹石生去广州时的心情和对友人的勉励之情。首句“长铗切云冠”是说邹石生的帽子,用古语形容其高;第二句写他妻子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