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白苍茫,寒绿模糊,徐傍笳声唤起。怅蔓草荒坟,乱鸦墟里。望去东西不辨,总画出、悲哉秋之气。淡描夕照,寒添橘柚,凭高心事。
如寐,更如醉。为带雨拖风,不成摇曳。况鼓角声惊,杂来烽燧。试问兴亡旧迹,只悄悄、笼著澄潭水。看来是,一片离魂,绕遍青枫难系。

【注释】

无闷:没有心事。秋烟:秋天的烟雾。空白苍茫:指秋天的景色,一片空白。寒绿模糊:指秋天的颜色,一片苍绿色中带有白色。徐傍:慢慢地接近。笳声:即胡笳声。唤起:使某物苏醒、复苏。蔓草荒坟:荒草蔓生,墓地荒凉。乱鸦:乌鸦。墟里:村庄。东西不辨:视线模糊,无法辨别东西南北。画出:形容景象凄凉悲壮。淡描:淡淡地描写。夕照:夕阳。寒添橘柚:指秋天寒冷时橘子和柚子的成熟,颜色为深红。凭高:站在高处。心事:心事重重。如寐(眠)如醉:像睡着一样,像醉了一样。只悄悄:只悄悄地。笼著:笼罩。澄潭水:清澈的潭水。看来是:好像。一片离魂:一片孤寂的灵魂。绕遍青枫:在枫树下徘徊。

【赏析】

《清平乐·秋烟》作于宋孝宗淳熙五年(1078)秋,时作者正闲居建康(今江苏南京)。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全词借写秋景抒发对南宋王朝兴衰存亡的感慨。

起首三句写秋日景色。“秋气”句,点明季节;“寒绿”两句,渲染气氛;“怅蔓草”,“乱”字,勾勒出荒凉萧瑟的景象。“望去”二句,进一步渲染气氛;“总画”,写出了秋气的悲凉。“淡描”四句,写黄昏时分,斜阳余晖洒在江面上,秋风送来阵阵芦荻的哀鸣,给这肃杀的气氛更增添了几分悲凉。

过片“如寐”、“如醉”两句,写自己此时心情。“更如醉”一句,既点出了作者因感时伤事而入迷的心理状态,也表明了他对这种境况的态度——无可奈何。“况鼓角”两句,进一步抒写自己的愁绪,“试问”二句,则表达了自己对南宋统治者的不满情绪。

结尾两句写眼前所见之景。“看来是”二句,以“一片离魂”来收束全篇;“绕遍青枫”二句,以“难系”来结束本词,寄寓着作者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忧虑与关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