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苍茫,有幽花瘦蝶,相傍弄清光。云绉舒罗,江纹展练,图画重认潇湘。便正好登高望远,奈霁色、遥隔楚天苍。屐懒筇慵,总都孤负,菊盏萸囊。
佳日悔抛春永,便黄昏未到,易近斜阳。水叶摇红,岸花堕白,怕又风雨凄凉。望三两、青空雁影,是蕉笺、蘸墨写离肠。为问蛩阶伫月,知否宵长?
【注释】
①一萼红:词牌名。又名《绿腰》、《一斛珠》。双调,五十五字,上片四仄韵,下片三仄韵;上下片各四平韵。
②苍茫:空旷迷茫。
③幽花:指菊花。
④瘦蝶:指蝴蝶。
⑤弄清光:形容秋阳明丽如水。
⑥云绉(zòu)舒罗:形容秋天的云彩像舒卷的丝罗一样。
⑦潇湘:指湖南一带山水风光。
⑧图画:泛指山水画。
⑨登高望远:登上高处远望,比喻抱负、理想等。
⑩霁色:雨过天晴后晴朗的天色。
⑪奈:无奈。
⑫屐(jī):木屐。筇(qióng):竹杖。
⑬孤负:辜负。
⑭菊盏:指饮菊花酒的酒杯。萸(yú)囊:指装有茱萸草的袋子,古代风俗在重阳节佩带茱萸以辟邪。
⑮佳日:美好的日子。
⑯黄昏:傍晚时分,也指夕阳落山之时。未到:还没有到来。
⑰水叶摇红:形容水面上的树叶随着波浪摇曳。
⑱岸花堕白:形容岸上的花朵随着波涛飘落。
⑲离肠:离别时的忧伤和愁思。
⑳蕉笺:用芭蕉叶做的书札纸。
㉑蛩(qióng)阶:蟋蟀的台阶。伫(zhù)月:立于月下凝神遐想。
【译文】
独自站在辽阔的野外,有幽雅的菊花,瘦小的蝴蝶,相伴着清澈明亮的阳光。秋天的天空中,云朵聚成皱褶,舒展开来;江面上,波纹展开又收拢,好像在画中重新辨认着潇湘的景色。正好可以登高遥望远处的风景,无奈天晴之后的远景与阴天的远景相比,隔着楚天显得更加遥远。穿着木屐,拄着竹子做的手杖,总都没有去赏菊赏菊,饮酒赋诗。
在美好的日子,后悔没有把春天留下,可是黄昏还没到,容易接近斜阳。水边的叶子摇曳着红色,岸边的花儿凋落着白色,怕又是风雨交加、凄凉悲苦的时候。抬头望三两飞鸟划过蓝天,就像用棕黄色的纸张蘸墨写的离情别意。询问那些在蟋蟀台阶上站立着、凝视明月的人,是否知道这夜晚很长?
赏析:
这是一首写秋景和抒写羁旅之情的小词。上片写秋日郊野中的景物和心情。起首二句,点出“秋晴”二字,为全词定下了基调。“立苍茫”,即立于旷远迷茫之中,写出了作者置身郊野的感受。“有幽花瘦蝶,相傍弄清光。”则具体描绘出眼前的景象。在这秋光明媚的日子里,诗人独行于郊外,只见那幽雅的菊花,瘦弱而美丽的蝴蝶,陪伴在身旁,伴随着澄清的阳光。这里,既表现了菊花的清秀,又表现了蝴蝶的纤弱,更表现出大自然生机盎然的景象,使人读来耳目一新,心旷神怡。“云绉舒罗,江纹展练”,进一步描写自然景象。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天空里云朵聚成皱褶,舒展开来;江面上波纹散开又聚拢,好像在画中重新辨认着潇湘的景色。这两句不仅形象地描绘出了秋日里特有的景色,而且通过这种景色,也表现了作者的胸襟和气度。接下来两句“便正好登高望远,奈霁色、遥隔楚天苍”,则是由眼前的景色联想到自己的处境和处境所带来的感受。“登高望远”本是作者所向往的,然而眼前却只有阴霾笼罩的天空、遥远的楚天,这就使作者感到惆怅、失落。“屐懒筇慵”,是说自己懒得穿木屐、拄着手杖去登高望远。“总都孤负”,是说自己辜负了这美好的良辰美景。“菊盏萸囊”两句,写自己在美好的时刻,却只能孤独地饮酒赋诗,不能尽情享受生活的美好。“佳日”一句,是对前文内容的总结。“悔抛春永”,是说在美好的时光里,自己却错过了春天,白白地度过了一个漫长的冬季。“暮未到”,是对自己不能及时欣赏到夕阳之美的一种遗憾。“易近斜阳”,则是对自己的一种安慰。这两句是说自己错过了欣赏夕阳之美的机会,但还有机会再等待下去。“水叶摇红,岸花堕白”,写水边岸边的景色。“怕又风雨凄凉”,写自己的感受。“望三两、青空雁影”,写自己的思绪或愿望。“是为蕉笺蘸墨写离肠”,是写自己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为问蛩阶伫月”,“是蕉笺、蘸墨写离肠”,是说自己伫立在蟋蟀台阶上凝望着皎洁的月光,不知它是否知道自己深夜里的寂寞和相思之苦。这两句既是对前面内容的补充,又为全词增加了一层凄婉的感情色彩。最后一句“宵长?知否?”,是在感叹时间过得太慢。整首词通过对秋日郊野景色的描写和对自己孤独生活状态的抒情,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寂寞、惆怅和思念之情,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浓厚的情感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