戍楼笳奏,共萧萧叶响,枕旁惊客。月坠霜高蛩窗上,堆着乱愁千叠。

来准阴晴,先催行李,那问何年月。输他篱角,傍花浓睡寒蝶。

昨夜凉掩鸳帏,数琼签未遍,啼红初歇。促唤征衫,向西风,不许多情不别。

雁续残更,鸥圆剩梦,缆解莼湖白。荒鸡休唤,鬓边此际谁黑。

壶中天 · 秋曙

戍楼笳奏,共萧萧叶响,枕旁惊客。月坠霜高蛩窗上,堆着乱愁千叠。

来准阴晴,先催行李,那问何年月。输他篱角,傍花浓睡寒蝶。

昨夜凉掩鸳帏,数琼签未遍,啼红初歇。促唤征衫,向西风,不许多情不别。

雁续残更,鸥圆剩梦,缆解莼湖白。荒鸡休唤,鬓边此际谁黑。

译文

戍楼上的胡笳声音嘹亮地吹奏着,与树叶的萧瑟声相互呼应,让人感到十分惊心。月亮落下,霜气弥漫,蟋蟀在窗上鸣叫的声音堆积起来,堆满了无数的忧愁。随着天气的变化,我必须准备行装,不再关心什么时候才能回家。我输给了他的无情,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被冷落在角落里,旁边有美丽的蝴蝶在花丛中熟睡,而我却是孤身一人。
昨晚的冷风把床帘吹得紧紧卷起,我在枕头旁边数了又数,发现那些用红绳串起来的珠子还没有数完,而我的泪水已经停止了哭泣。我不得不催促自己快点穿上征人的衣衫,因为西边的风已经吹起了。我不想让这多情的离别再继续下去,所以我没有告别就匆匆离去。
鸿雁排成队飞向北方,大雁南归的叫声似乎还在耳边回响;海鸥在空中盘旋飞翔,好像还沉浸在梦中。船缆已经解开,我来到了那个叫做“莼湖”的地方。这里的天色已渐渐昏暗,我不禁有些害怕。这时,一声鸡鸣打破了夜的宁静,让我不得不起床去工作。

赏析

本词以秋日黄昏为背景,描绘了一个旅人在深秋时节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作者对家乡、亲人和时光流逝的深深眷恋。

首句“戍楼笳奏,共萧萧叶响,枕旁惊客”,通过描述戍楼中的胡笳声和飘落的黄叶声,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这些声音不仅衬托出季节的变换,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不安。

“月坠霜高蛩窗上,堆着乱愁千叠。”这里,诗人将月光比作坠落的明月,将霜比作高处的月亮,形成了一幅静谧而又略带寒意的画面。同时,蛩虫的鸣叫声在窗上堆积如山的愁绪,进一步加深了词人内心的忧郁。

“来准阴晴,先催行李,那问何年月。”这句词透露出诗人对未来行程的不确定感以及对时间的焦虑。他不知道何时能够再次踏上故乡的土地,这种不确定性使他更加渴望早日结束这段旅程。

“输他篱角,傍花浓睡寒蝶。”诗人将自己比作篱角上的一只寒蝶,虽然身处花丛之中,却无法真正享受到春天的气息。这种无奈和寂寞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现实生活的束缚。

“昨夜凉掩鸳帏,数琼签未遍,啼红初歇。”这句词描述了一夜的寂静和疲惫。在凉风中入睡的诗人,听着窗外的蝉鸣声渐渐消退,心中充满了无尽的哀愁。

“促唤征衫,向西风,不许多情不别。”诗人催促自己快点穿上出征的衣服,但西风却无情地将他推向远方。这句词表达了诗人面对离别时的无奈和不舍。

“雁续残更,鸥圆剩梦,缆解莼湖白。”在夜晚即将结束时,大雁排成的队形向南飞行,海鸥也似乎回到了它们的家园。船缆解开后,诗人来到了一个名叫“莼湖”的地方。这里的景色虽美,但却难以让诗人忘记离别的痛苦。

鬓边此际谁黑。”最后一句词中,诗人提醒自己不要过早起床,以免看到鬓边的白发。这句词反映了他对衰老的恐惧和对时间流逝的敏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