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崖翠壁,秀色从天泻。见一峰峰尽如画。昔谪仙曾到,谓似莲花,千载后、我欲登山去也。
直儿孙九井,培塿五松,西望香炉庶其亚。傥此中仙客,拍手相招,肯教我、鸾骖鹤驾。请从此、逍遥以终焉,又何必,踌躇未完婚嫁。

【注释】

  1. 洞仙歌:词牌名。又名“洞仙歌令”、“洞仙歌慢”、“洞仙歌慢近”、“洞仙歌慢”。双调,六十字,上片六句四仄韵,下片六句五仄韵。
    2.九井:指安徽的九华山。
    3.培塿:小土丘。
    4.香炉:指安徽池州的九华街。
    5.鸾骖鹤驾:指仙人驾车。
    【赏析】
    《洞仙歌·望九华山》是宋代诗人王之道的作品,这首词描写了作者登上九华山后的感受和心境。
    首句“丹崖翠壁,秀色从天泻”,描绘了九华山高耸入云的山峰和山腰缭绕的云雾,景色壮丽迷人。接着写自己站在峰顶向下俯瞰,只见群峰连绵不绝,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这句表达了作者对九华山景色的赞叹之情。
    “昔谪仙曾到,谓似莲花,千载后、我欲登山去也。”这里提到了历史上有名的诗人李白,他在唐代曾经游览过九华山,并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作者将自己比作谪仙,表示自己也要像李白一样登临九华山,感受那里的美景。
    “直儿孙九井,培塿五松”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九华山的自然景观。九井是指九华山上的几个天然形成的湖泊,而五松则指的是山腰上的几棵古老的松树。这些自然景观为九华山增添了更多的魅力。
    “西望香炉庶其亚。傥此中仙客,拍手相招,肯教我、鸾骖鹤驾。”这里提到了香炉峰,这是九华山的著名景点之一。作者向西望去,希望能找到与香炉峰相媲美的地方。如果在那里遇到了仙人,他们会邀请作者一同乘坐神马(鸾)、白鹤之类的仙禽飞升而去。这里的想象丰富而奇特,展现了作者超凡脱俗的想象力。
    “请从此逍遥以终焉,又何必踌躇未完婚嫁。”这句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态度的思考。他认为人生应该追求自由、无拘无束的生活,不必过于担忧婚姻问题。这种观点体现了作者对于世俗生活的超然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
    整首词通过对九华山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仙境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作者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追求精神自由的人生理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