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阵边笳起。暝色共,愁无际。斗酒狂吟,似续三闾遗制。佩袭芳兰,更唾壶敲碎。伤今时,有谁继。
泪难制。冠盖长安市。偏容个人憔悴。月黑枫青,梦中此夕来未。试托巫阳,赋大招哀只。且归魂,楚江水。
碧牡丹季刚殁后,欲述哀词,久而未就。今秋卧病经旬,追感旧游,始成此解
碧牡丹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七言律诗,写于大历五年(770)春。诗中描写了作者在长安的所见所闻和所思所感。全诗语言简炼,感情深沉,风格沉郁顿挫。
阵阵边笳起。暝色共,愁无际。斗酒狂吟,似续三闾遗制。佩袭芳兰,更唾壶敲碎。伤今时,有谁继。
阵阵边塞的胡笳声随风而起,夜色与忧愁交织在一起,无边无际。我借酒消愁,狂歌一曲,仿佛延续了屈原的遗风。佩带芬芳的兰花,更用唾壶打碎。感叹如今这个世道,又有谁能继承屈原的精神呢?
泪难制。冠盖长安市。偏容个人憔悴。月黑枫青,梦中此夕来未。试托巫阳,赋大招哀只。且归魂,楚江水。
我泪水难以克制,头戴高官帽子,身在繁华的长安城中。我被冷落,独自憔悴。月色昏暗,枫叶青青,我在梦中回到这个夜晚,是否真的能回来?让我尝试着借助巫阳的力量,为屈原撰写一篇悲壮的祭文。我将魂归楚国,回归那片楚江水。
赏析:
《碧牡丹》是杜甫晚年的作品,也是他的绝笔之一。这首诗通过描写自己在长安城的所见所闻以及内心的感受,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担忧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无奈。诗中运用了许多意象和象征手法,如“碧牡丹”、“边笳”、“明月”等,这些都体现了杜甫对自然景物的独特理解和情感寄托。同时,诗中也展现了他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个人遭遇的悲凉,这种情感表达既深刻又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