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风春半展春时。官栅柳垂丝。千秋吴会风流盛,想楼殿、高与云齐。烽火屡经,苏台鹿走,斜月照荒陂。
无端幽恨聚双眉。地僻到人稀。黄庭倦写青鸾瘦,露华渐小径苔滋。佳约又乖,柔肠易断,空撚碧桃枝。

注释:

  • 一丛花:词牌名。
  • 闰二月有寄:作者以闰月为题,表达了自己对于故人的思念之情;“闰”表示闰年二月,也就是农历的二月,而“有寄”则是说作者对某人的思念之情。
  • 和风春半展春时。官栅柳垂丝。千秋吴会风流盛,想楼殿、高与云齐。烽火屡经,苏台鹿走,斜月照荒陂。
  • 注释:和风吹过春天的半边,春天的气息在官署周围的柳树中舒展开来。千年之前的吴地(指吴国),那里有着丰富的文化和优雅的风情,令人向往。想象着那里的楼殿高耸入云,与云朵齐平。战争频繁,烽火不断,但那些曾经繁华的遗址现在已经荒芜,只剩下月光洒在荒地上的凄凉景象。
  • 无端幽恨聚双眉。地僻到人稀。黄庭倦写青鸾瘦,露华渐小径苔滋。佳约又乖,柔肠易断,空撚碧桃枝。
  • 注释:无法消除的悲伤聚集在双眉之间,家乡偏远人迹罕至,使得诗人感到孤独和寂寞。疲倦地描绘着青鸾的消瘦,露水渐渐减少,小径上的苔藓滋长起来。美好的约会再次被破坏,柔软的心中充满了忧伤和痛苦,只能无奈地捻弄着碧桃枝来排遣心中的愁绪。
  •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咏史抒怀之作,通过描写历史场景和个人情感的结合,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现实的感慨。
    全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历史的变迁和人生的沧桑。其中“烽火屡经,苏台鹿走,斜月照荒陂”一句,生动地再现了战乱时期的荒凉景象;而“佳约又乖,柔肠易断,空撚碧桃枝”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