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华泡幻醒来看,人世荒荒无物。招取孤山林处士,伴我图书东壁。手种江梅,先春曾见,烂漫吹香雪。嫣然微笑,笑他篱下霜杰。
千载唯有花光,扫除脂粉态,寒梅争发。镂雪裁冰绡素上,点点香飞尘灭。苔藓生衣,珊瑚动影,老干皴如发。画成谁赏,一钩天上新月。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综合赏析。首先,理解诗句大意是答题的关键;然后,分析关键词语的意思及作用;最后,理解全诗的意境及情感。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

“念奴娇·画墨梅”是一首咏物词,词人以“梦”、“泡幻”起笔,点出了自己的超然出世之想,接着又用两个比喻,将林处士、梅花比作东壁图书,表达了自己对林处士的仰慕之情以及对梅花的喜爱。“招”字写出了林处士的闲适自在,“笑”字写出了林处士的悠然自得。接下来写江梅,“先春曾见”,写出了梅花的傲骨。最后写梅花的芬芳,“点点香飞尘灭”,写出了梅花的清高。

【答案】

译文:

梦中的繁华就像泡影一样,醒来时发现,人世间已无一物可留。邀请孤独的山林处士来相伴,他陪伴着我在东壁上阅读着书籍。亲手种下江梅,在春天里就见到它盛开,它的花如雪般洁白,散发着阵阵清香。那梅花嫣然一笑,笑那些篱笆下的寒梅。

千年以来只有梅花,它的光华扫除了脂粉气,在寒冷中争相开放。在冰上镂刻雪花,像丝绸一样洁白如玉,上面点缀着点点的芳香。苔藓生长在衣上,珊瑚的影子在水里荡漾,老干如同发丝一样苍劲挺拔。画成之后谁能欣赏呢?月亮挂在天空,仿佛是一弯新月。

赏析:

此为咏梅抒怀之作。词人开篇用“梦”“泡幻”二字点明心境,说明其超脱世俗之心。接下去,以“人世荒荒”与“孤山林处士”相映衬,既表明了自己的隐逸之志,又表现了对林处士人格的钦敬。词人在描写林处士时,用“伴我”二字表明两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同时,也流露出对林处士的羡慕之情。“手种江梅”,“先春曾见”,则描绘了一幅江梅盛开、香气袭人的动人画面。“嫣然微笑”,写出了林处士的悠然自得、不卑不亢。

“千载唯有花光,扫除脂粉态,寒梅争发”,这几句写梅花的高洁品质和傲骨精神。词人认为千年以来只有梅花才具有这样的光华,才能扫除脂粉气,在寒冷中争相开放。这既是对梅花的赞颂,又表明词人追求高洁品格的心愿。

“镂雪裁冰绡素上,点点香飞尘灭”,这是对梅花形态的生动刻画。梅花如同镂雪一般洁白如玉,宛如裁剪好的绡布一样精致;梅花散发出阵阵幽香,飘散在空中,化作了轻烟消散在天地之间。“点点香飞尘灭”,写出了梅花的清雅脱俗。

“苔藓生衣,珊瑚动影,老干皴如发”,这是对梅花生长环境的描写。梅花生长在潮湿的地方,长出的苔藓附着在衣服上;梅花在水中游动时,激起的水波让珊瑚石都为之震动。“老干皴如发”形象地写出了梅花枝干的坚韧挺拔。这些生动的描写,不仅展示了梅花的美丽,更展现了梅花的精神特质。

“画成谁赏?一钩天上新月”,词的最后两句是说画成了梅花以后,又有谁来观赏呢? 而此时,月亮高悬夜空,犹如一弯新月悬挂在天空。这里的“画成”,既指画上的梅花,又暗寓了词人自己的抱负和理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