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蕊香浓,拒霜红浅,十分妆点残秋。恨朱颜不返,好事都休。登高又近重阳节,想故人、落帽风流。如今安在,孤飞雁影,应向南州。
楚天宿雨才收。怕湘兰沅芷,一例生愁。纵随群鸡鹜,粒稻难求。漂零何似归来好,有白衣、送酒盈瓯。萸囊纫罢,喜无风雨,同上层楼。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然后浏览全诗,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和表达的思想情感;在此基础上,结合重点词句作答。
①首联:菊蕊香浓,拒霜红浅,十分妆点残秋。恨朱颜不返,好事都休。金菊对芙蓉,菊蕊香浓,拒霜红浅,十分妆点残秋,菊是傲霜之花,芙蓉是出水芙蓉,这里以菊花和芙蓉比喻人,写诗人对故人的怀念。
②颔联:登高又近重阳节,想故人、落帽风流。此联写诗人登高望远,怀念故人,想到故人当年在重阳节时,头戴帽子,衣袂飘飘的样子。
③颈联:如今安在,孤飞雁影,应向南州。诗人由故人联想到自己,说自己如今像孤雁一样飘零在外,不知故人的下落在哪里。
④尾联:楚天宿雨才收。怕湘兰沅芷,一例生愁。纵随群鸡鹜,粒稻难求。漂零何似归来好,有白衣、送酒盈瓯。萸囊纫罢,喜无风雨,同上层楼。此联写诗人回到家乡后的心情,诗人思念故人而不得,只好借酒消愁。诗人希望回到家乡过上平静的生活。
【答案】
示例1:金菊对芙蓉。菊是傲霜之花,芙蓉是出水芙蓉。这里以菊花和芙蓉比喻人,写诗人对故人的怀念。
示例2:登高又近重阳节。重阳节为登高山、插茱萸、饮菊花酒的节日,古人认为此日阳气最旺盛,适合出行郊游。此处指登高望远。
示例3:想故人、落帽风流。此联写诗人登高望远,怀念故人。
示例4:如今安在?孤飞雁影,应向南州。诗人由故人联想到自己,说自己如今像孤雁一样飘零在外,不知故人的下落在哪里。
示例5:楚天宿雨才收。怕湘兰沅芷,一例生愁。湘水发源于湖南境内,沅江发源于湖南境内,湘水与沅江都从湖南流入洞庭湖,因此说湘水与沅水。这两句写诗人回到家乡后的心情,诗人思念故人而不得,只好借酒消愁。诗人希望回到家乡过上平静的生活。
示例6:飘零何似归来好!有白衣、送酒盈瓯。诗人回到家乡后心情很好,因为此时正值重阳佳节,家人为他准备了酒菜,所以用白衣送酒。
示例7:萸囊纫罢,喜无风雨,同上层楼。诗人在楼上欣赏美景,喝着美酒,心情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