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月临窗,花垂径,春满桃潭书屋。童年游息地,想碑残朱凤,断纹难续。旧业尘薶,荒园藓护,闻道时经樵牧。飘零平生事,况昆池节换,市朝翻覆。剩乔木人家,乱云山寺,尚迟幽躅。光阴如箭速。
任衰鬓、蓬葆无新绿。唯伫叹、机云声价,王谢风流,总消伊、废笺闲烛。岁暮陶潜宅,应自惜、独存松菊。坐容膝,村醅熟。收取残泪,聊共持尊相属。醉忘烂柯几局。

大酺翻译:

赏析与背景

大酺,原指宴会中人们畅快饮酒的场景,现泛指尽情享受各类乐趣。本诗通过描绘盛大的宴饮场面,展示了万国同庆的热闹景象。诗人通过对大酺场面的渲染,揭示了歌舞升平的宗旨,但立意并不高深。

诗歌原文及译文对比

古诗:大酺
看月临窗,花垂径,春满桃潭书屋。
童年游息地,想碑残朱凤,断纹难续。
旧业尘薶,荒园藓护,闻道时经樵牧。
飘零平生事,况昆池节换,市朝翻覆。
剩乔木人家,乱云山寺,尚迟幽躅。
光阴如箭速,任衰鬓、蓬葆无新绿。
唯伫叹、机云声价,王谢风流,总消伊、废笺闲烛。
岁暮陶潜宅,应自惜、独存松菊。坐容膝,村醅熟。收取残泪,聊共持尊相属。
醉忘烂柯几局。

译文
站在窗前欣赏着月亮,花树沿着小径垂下,春天的气息充满了桃潭的书屋。那是我童年玩耍的地方,想象那些被风化的石碑上残留着朱凤的形象,但是断裂的花纹难以再延续。过去的生意和事业被尘土覆盖,荒芜的花园里长满了苔藓,听说那时经常有樵夫来此休息。我一生漂泊不定,更何况是昆池的季节更替,朝廷的变迁。只剩下了一棵大树和一个人家,乱云中的山寺,仍然很晚才开放。岁月如同箭一般快速飞逝,任由那衰老的鬓发,不再有新的绿色。只是静静地叹息着,王谢两家的风流已经消逝,所有的书信都成了废纸和空蜡烛。在岁暮之时,陶渊明的居所,我应该珍惜独自居住在松树和菊花之间。坐着,只有酒杯足够,村里的酒酿已经熟透。收集剩余的泪水,共同举杯畅饮。喝醉后忘记了围棋的布局。

诗句逐句解析:

  1. 看月临窗,花垂径,春满桃潭书屋。:描述的是一幅春天的景象,诗人站在窗前看着月光下的庭院,花朵沿着小路下垂,桃花潭边的书屋充满了春天的气息。这里的“桃潭”象征着文人墨客的交流场所,“书屋”则代表了知识与文化的传承。整句话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
  2. 童年游息地,想碑残朱凤,断纹难续。:诗人回忆起童年时光,那些曾经游玩的场所如今只能从碑文上寻找痕迹。“残朱凤”和“断纹”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这种怀旧之情反映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深深眷恋。
  3. 旧业尘薶,荒园藓护,闻道时经樵牧。:这里描述了诗人曾经经营的生意或事业,现在已经成为尘埃覆盖的地方。荒芜的花园里生长着青苔,时不时还能听到樵夫经过的声音。这种描写既展现了环境的荒凉,也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怀念。
  4. 飘零平生事,况昆池节换,市朝翻覆。:诗人感叹自己一生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尤其是在昆池季节的更替和朝廷的变迁中。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对命运无常和时代变迁的感慨。
  5. 剩乔木人家,乱云山寺,尚迟幽躅。:诗人找到了一处安静的地方——一座孤立的树木和一座山寺。尽管环境较为偏僻,但这里仍留有一丝宁静和美好。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简单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6. 光阴如箭速,任衰鬓、蓬葆无新绿。:诗人感叹时间过得如此之快,即使年老色衰,也应该珍惜剩下的青春岁月。这里的“衰鬓”和“新绿”形成鲜明对比,强调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悟和对青春逝去的惋惜。
  7. 唯伫叹、机云声价,王谢风流,总消伊、废笺闲烛。:诗人感叹那些曾经享有高声望的人物(王谢)已经离世,他们的风流故事已经不再流传。这句话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的无奈。
  8. 岁暮陶潜宅,应自惜、独存松菊。:诗人想象自己在岁末时独自居住在陶渊明的家中,应该珍惜这份孤独和自由。这里的“松菊”代表着诗人追求的自然和独立生活。
  9. 坐容膝,村醅熟。:诗人坐在这个简陋的环境中,喝着村酿的米酒。这里的“容膝”意味着这个空间足够容纳他的身体,而“村醅熟”则表示这里的酒已经足够好喝了。这句诗描绘了一个温馨而又简朴的画面。
  10. 醉忘烂柯几局。:诗人喝醉了,甚至忘了下棋的乐趣。这里的“烂柯”是一种围棋术语,比喻时间过得飞快。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在醉酒状态下忘却世事的心态。

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载体,抒发了诗人对人生、岁月流转以及自然之美的深刻感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真挚表达,展现了作者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热爱与执着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