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荫垂杨,乱钩绣箔,阊门夹道青楼。追寻少日,永惜狂踪,萧萧梅雨苏州。小泊津头。听秦弦缭绕,吴语轻柔。百载想风流。尽相忘、身寄孤舟。
自羁息京尘,苦侵鳏绪,回看处处生愁。如今双白鬓,又何堪、重唱西洲。掩镜花羞。零露比、江淹恨稠。伫他生、鸳鸯梦好,玉人同遇清秋。
注释:长相思 · 柳溪约同和淮海词。因忆少年吴门游事,时在清末,尚未移家也
密荫垂杨,乱钩绣箔,阊门夹道青楼。追寻少日,永惜狂踪,萧萧梅雨苏州。小泊津头。听秦弦缭绕,吴语轻柔。百载想风流。尽相忘、身寄孤舟。
自羁息京尘,苦侵鳏绪,回看处处生愁。如今双白鬓,又何堪、重唱西洲。掩镜花羞。零露比、江淹恨稠。伫他生、鸳鸯梦好,玉人同遇清秋。
赏析:
此词作于光绪末年(1905年左右),是词人与友人同游苏州时的即兴之作。词中追忆了少年时代的吴门风月,表达了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之情,以及对自己身世的感慨。全词以咏史怀古的方式,抒发了词人对人生无常、世事沧桑的感慨。
“密荫垂杨,乱钩绣箔,阊门夹道青楼。”起首三句描写苏州城的繁华景象,密荫垂杨,乱钩绣箔,形容江南水乡的美景;阊门夹道青楼,点出了当时苏州城市的繁荣昌盛。
词人回忆了少年时期在苏州的游历经历:“追寻少日,永惜狂踪,萧萧梅雨苏州。”这里表达了词人对过去岁月的怀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当时的社会风气和个人行为的反思。
“小泊津头,听秦弦缭绕,吴语轻柔。”这里描绘了词人在苏州停留期间的生活场景,通过听秦弦缭绕、吴语轻柔等细节,展现了苏州地区的音乐文化特色。
“百载想风流,尽相忘、身寄孤舟。”这里表达了词人对过去的留恋之情,同时也揭示了他对个人命运的无奈和感慨。词人感叹自己已经远离了那个充满风流的时代,只能在孤舟之中寻找寄托。
“自羁息京尘,苦侵鳏绪,回看处处生愁。”这里表达了词人的感慨之情,同时也揭示了他对国家命运的无奈和忧虑。词人说他已经离开京城,身处异地,却仍然被国家的局势所困扰,心中充满了忧愁。
“如今双白鬓,又何堪、重唱西洲。”这里表达了词人的无奈和痛苦之情。词人说自己的双鬓已经斑白,已经无法再像年轻时那样自由地唱歌吟诗了。
“掩镜花羞。”这里表达了词人的感慨之情。词人说镜子中的自己已经不再年轻美丽了,只能暗自哀伤。
“零露比、江淹恨稠。”这里表达了词人的无奈和感慨之情。词人说连大自然的露水都比他的愁情更加浓烈,这更加深了他的痛苦和无助感。
“伫他生、鸳鸯梦好,玉人同遇清秋。”这里表达了词人的期盼之情。词人说期待着来世能够再次拥有美好的爱情,与心爱的人共同度过美好的时光。
这首词通过对苏州城的回忆和对过去的怀念,以及对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的感慨,展现了词人深沉的情感世界和丰富的想象力。整首词充满了历史沧桑感和人生哲理,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