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纷纭,几辈狐裘,几人缊袍。叹一车两马,栖遑道路,浮家泛宅,震荡波涛。迁客多忧,劳人易感,不写风韵即赋骚。知何世,听鸡鸣犬吠,虎吼狼嗥。
丘墟没尽蓬蒿。便葬送,成名竖子曹。看风流人物,英雄事业,足兵陇亩,足食隰皋。不数汉唐,而今欧美,敢与神州试比高。齐欢唱,有飞升灵药,益寿蟠桃。
【注释】
1、狐袍:古代贵族穿用狐皮做的皮袍。缊(yun):粗葛布。
2、几辈:几个朝代。几世:几个世代。
3、栖遑:奔波忙碌。
4、劳人易感:辛苦的人容易伤感。易:轻易,容易。
5、风韵:指诗词歌赋的情致和风格。即指诗作的风格和情趣。
6、知何世:知道是什么时代。
7、陇亩:泛指田野。
8、不数汉唐:不与汉朝、唐朝相比。汉代、唐代是历史上有名的盛世,所以这里用“不数”来表示。
9、欧美:指西方国家。
10、齐欢唱:一起欢乐歌唱。
11、飞升灵药:指神仙能升入仙界。灵药,指成仙的丹药或仙术。
12、益寿蟠桃:指仙人长生不老的仙果,蟠桃,即蟠桃树结的果实。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词,通过咏刘复村《我梦见君》一诗,抒怀古之幽情,发思变之壮志,并抒发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之情,表达了诗人渴望国家强盛、人民安乐的美好愿景。全词意境开阔,气势磅礴,情感深沉而激越,笔触犀利,语言明快而刚健,富有激情。
上片首句“千古纷纭”,总括历代兴衰更替的历史变迁。“几辈狐裘”,“几人缊袍”两句,写历代王朝的兴亡盛衰。狐裘、缊袍,是旧时贫民百姓的服饰,也是封建统治者剥削阶级的象征。狐裘是狐狸的皮毛制成的衣服,缊袍则是用旧丝织品做成的衣服。这两句以“狐裘”与“缊袍”相对比,形象地写出了历史的沧桑巨变和统治阶级的残酷掠夺。接下来三句“叹一车两马,栖遑道路,浮家泛宅,震荡波涛。”则进一步描绘了历史变迁给普通民众带来的巨大灾难。这几句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写,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的本质和统治阶级的本质。
下片前几句“迁客多忧,劳人易感,不写风韵即赋骚。”是对历代文人墨客所遭遇的苦难和挫折的总结。这些文人墨客们身处乱世,四处漂泊,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他们心中充满了忧虑和感慨,但又无力改变现实,只能在作品中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理想。“知何世,听鸡鸣犬吠,虎吼狼嗥。”则更进一步揭示了社会的真实面貌。在封建社会中,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们只能忍受着种种苦难和压迫。而统治阶级却享受着奢侈的生活,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这种巨大的反差让人感到痛心疾首。
过片后三句“丘墟没尽蓬蒿。便葬送,成名竖子曹。看风流人物,英雄事业,足兵陇亩,足食隰皋。”则进一步描绘了封建社会对人民的压榨和剥削。在这里,作者将封建社会比作一个荒凉破败的土丘,而那些追求名利的人们则像一群蝼蚁一样在这个土丘上争抢着生存的空间。这些蝼蚁们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惜牺牲他人的尊严和生命,这种行为令人深感痛心。同时,作者还指出了封建社会对人民生活的影响。在封建社会中,人民过着艰苦的生活,他们的生活水平远远低于地主阶级。因此,当土地分配时,农民们往往得不到足够的土地,只能被迫成为地主阶级的依附者。这种状况使农民们失去了自由和尊严,成为了社会的底层阶层。
下片后三句“不数汉唐,而今欧美,敢与神州试比高。”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封建社会的不满和反抗。在诗人看来,封建社会已经无法再继续下去了,因为它已经不再能够为人民带来幸福和安宁。而西方的资本主义制度则更加先进和科学,它能够更好地保障人民的利益和权益。因此,诗人决定勇敢地挑战封建社会的统治地位,争取自己应有的权利和尊严。这一决心体现了诗人坚定的信念和勇气,也展示了他对未来的期待和信心。
整首词通过咏史诗的方式,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面和腐朽本质,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反抗。同时,这首词也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审美眼光。它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艺术成就,而且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也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