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发飞霜,病骨禁秋,触绪自惊。忆琴堂旧梦,笙歌日暮,东陵新艺,溪壑云横。一寸愚衷,千年苯调,盐米堆中安此生。还堪遣,有梁间语燕,树里啼莺。
天公底事能平。只岁序、催人同此情。任春华婉媚,骎骎老大,秋光圆满,渐渐亏盈。卷熟残书,杯深浊酒,销却胸头哀与荣。擘愁处,听空阶促织,尺寸须成。
沁园春
短发飞霜,病骨禁秋,触绪自惊。忆琴堂旧梦,笙歌日暮,东陵新艺,溪壑云横。一寸愚衷,千年苯调,盐米堆中安此生。还堪遣,有梁间语燕,树里啼莺。
天公底事能平。只岁序、催人同此情。任春华婉媚,骎骎老大,秋光圆满,渐渐亏盈。卷熟残书,杯深浊酒,销却胸头哀与荣。擘愁处,听空阶促织,尺寸须成。
【注释】
- 沁园春:词牌名,是宋代的流行词牌名之一。
- 短发飞霜,病骨禁秋:形容自己头发稀疏,身体衰弱,又因为秋天的到来而感到寒冷。
- 琴堂旧梦,溪壑云横:回忆过去在琴堂(古代的一种雅室)中的美好生活和美景。
- 一寸愚衷,千年苯调:比喻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和感受,被世俗的眼光所误解或束缚。
- 盐米堆中安此生:意思是在生活的琐碎和艰辛中度过这一生。
- 梁间语燕,树里啼莺:比喻生活中的种种声音,如燕语莺啼,让人感到生活的美好和宁静。
- 天公底事能平:感叹天公(指命运)的不公平,为什么不能让我过上平静的生活。
- 岁序、催人同此情:岁月的变化和时间的流逝,都让人感到同样的悲伤和痛苦。
- 春华婉媚、秋光圆满:春天的美丽和秋天的丰收,都是大自然的美好景色。
- 卷熟残书,杯深浊酒:形容自己沉浸在书海中无法自拔,或者品尝着苦涩的酒来排解心中的忧愁。
- 销却胸头哀与荣:消除心中的痛苦和荣耀感,不再为过去的荣耀和痛苦所困扰。
- 擘愁处,听空阶促织:在孤独的时候听到蟋蟀的叫声,感受到自己的孤独和寂寞。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抒情词作,通过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深深感慨和对自然美的欣赏。全词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词的开头“短发飞霜,病骨禁秋,触绪自惊”,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心境状态。这种描写既表现了作者对自己身体的关心和照顾,也反映了他内心的脆弱和敏感。
接着“忆琴堂旧梦,笙歌日暮,东陵新艺,溪壑云横”,回忆了过去的美好时光和现在的困境,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担忧。这里的“东陵新艺”可能是指一种新兴的艺术形式,也可能是指新的创作主题或风格。这样的描写既展现了作者对过去的怀念之情,也表现了他对未来的关注和期待。
“一寸愚衷,千年苯调,盐米堆中安此生”进一步强调了作者的内心世界和生活状态。这里的“一寸愚衷”可能指的是作者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而“一千年苯调”则表示这些想法被世俗的眼光所误解或束缚。这样的描写既展现了作者对自我的真实认知,也反映了他对现实的无奈和困惑。
“还堪遣,有梁间语燕,树里啼莺”表达了作者在孤独和寂寞中寻找慰藉的愿望。这里的“梁间语燕”,可能是指燕子在梁间的鸣叫,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生命的活力;“树里啼莺”,则可能意味着鸟儿在树林里的歌唱,代表着大自然的美丽和生命的希望。这样的描绘既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热爱和欣赏,也表达了他在孤独中找到心灵的寄托。
接下来“天公底事能平,只岁序、催人同此情”表达了作者对于命运不公的感慨。这里的“天公底事”可能是指上天的安排或命运的不公,而“只岁序、催人同此情”则表示岁月的流转和时间的流逝都让人感到同样的悲伤和痛苦。这种描写既表现了作者对于命运的无奈和感慨,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深深理解和感悟。
“任春华婉媚、秋光圆满,卷熟残书,杯深浊酒,销却胸头哀与荣”则通过季节的变化和时间的流转,表达了作者对于生活的感悟和理解。这里的“任春华婉媚、秋光圆满”描述了春天的明媚和秋天的丰饶,象征着大自然的美丽和生命的繁荣;而“卷熟残书,杯深浊酒”则暗示着作者在书中寻求知识的光芒和在酒中寻找安慰的情感。这样的描述既展现了作者对于生活的热爱和追求,也表现了他对于生活的理解和感悟。
最后“擘愁处,听空阶促织,尺寸须成”则是表达了作者在孤独和寂寞中的感受和思考。这里的“擘愁处”可能是指独自一人的时候感到忧虑和不安的时刻;而“听空阶促织”则可能是指在寂静的环境中听到蟋蟀的叫声,感受到了自己的孤独和寂寞。这种描写既表现了作者对于孤独的感慨和无奈,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感悟,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深刻思考。它不仅展示了作者对于自然美的热爱和欣赏,也表现了他对于生活的深深理解和感悟。这种独特的表达方式和深刻的情感体验,使得这首词成为了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