妒花风雨来何速。空庭一夜埋香玉。惜玉与怜香。愁人欲断肠。
断肠非独我。镇日含愁坐。知尔在高楼。如侬一样愁。

【注释】

妒花风雨来何速。空庭一夜埋香玉。 恨花被风雨所妒,一夜之间就被埋在土里了(这里指花谢),庭院中一片凄凉。惜玉与怜香。愁人欲断肠。 怜惜着这凋零的玉,也怜惜着那逝去的香。愁人欲断肠。 因这情景而愁苦的人想哭也哭不出(这里的“断肠”是指愁苦)。

断肠非独我。镇日含愁坐。知尔在高楼。如侬一样愁。 愁苦不止我一个人,整日坐在楼台上(这里的“愁”)。知道你也在楼上,像我一样忧愁(这里的“尔”),你也是和我一样的啊!

【赏析】

《菩萨蛮·妒花风雨来何速》是北宋词人晏殊的一首词。这首词写闺中人对落花的伤春之情和对远人的念远之心。上阕写景,以花比人,以风雨喻人情,抒发了伤春之情及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下阕则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对爱人的深情。全词语言婉转,情意缠绵,构思巧妙,意境幽远。这是一首别开生面的咏物词,它把自然现象同人的情感紧密地联系起来,融自然美和艺术美于一体,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上阕首句“妒花风雨来何速”,点出了“妒”字。“妒”即羡慕、爱慕之意,但此句并非直接描写花对雨的喜爱,而是从另一个角度写出了花的娇弱与易逝,更突出了对花的怜惜。“空庭一夜埋香玉”,这句写花落得如此之快,连香气都来不及散尽,就被无情的风雨掩埋了。“惜玉与怜香”,这两句是对上句的进一步补充,既表现了花的娇嫩美丽,又表现了花的易逝,从而更加衬托出对花的怜爱。“愁人欲断肠”,这句直接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感受。“断肠非独我”,这一句承上启下,由自己的愁苦引出对他人愁苦的同情。“镇日含愁坐”,这句承“断肠”而来,进一步描绘了自己终日愁闷不乐的形象。“知尔在高楼”。这一句将读者的视线由自己引导到远方的爱人身上。“如侬一样愁”,这句既是对前面“知尔在高楼”的解释,也是对整个上阕内容的总结。“知尔在高楼”说明作者已经觉察到了爱人对自己的相思之情,而“如侬一样愁”则进一步表明了作者对爱人深深的爱恋之愁。

下阕直抒胸臆,表达对爱人的思念之情。“妒花风雨来何速”,这一句承接上阕末句而来,进一步描绘了花在风雨中的娇弱与易逝。“空庭一夜埋香玉”,这句承上启下,由“妒花”引出“埋香玉”,进而暗示出花落的原因。“惜玉与怜香”,这一句承“空庭一夜埋香玉”,进一步表现了作者对花的怜爱。“愁人欲断肠”,这句承上启下,由“惜玉与怜香”引出了自己的愁苦。“断肠非独我”,这句承上启下,由“愁人欲断肠”引出了对爱人的担忧。“镇日含愁坐”,这句承上启下,由“断肠非独我”引出了对爱人的关注。“知尔在高楼”,这句承上启下,由“镇日含愁坐”引出了对爱人的思念。“如侬一样愁”,这句承前启后,由“知尔在高楼”引出了对爱人的关切。

整首词通过描绘花在风雨中的娇弱、美丽与易逝,以及自己对花的怜爱、对爱人的思念和关心,表现了词人对爱情的深深眷恋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同时,这首词还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整首词更具艺术魅力和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