憔悴江南客。问六代繁华去后,竟无消息。一片孤城斜照里,剩有青山半壁。听打岸寒潮正急。龙虎销残莺燕老,便英雄儿女皆陈迹。聊付与,隔江笛。
桃花暗抱脂痕泣。经几度移根换叶,嫩红犹湿。廿四桥边眉样月,曾照琼娘夜立。更不管玉箫声寂。流尽旧家帘幕影,恨秦淮总是无情碧。摇画舫,到烟夕。
贺新凉
江南佳丽地,六代繁华处
一江春水向东流
- 诗一
憔悴江南客。问六代繁华去后,竟无消息。一片孤城斜照里,剩有青山半壁。听打岸寒潮正急。龙虎销残莺燕老,便英雄儿女皆陳迹。聊付与,隔江笛。
桃花暗抱脂痕泣。经几度移根换叶,嫩红犹湿。廿四桥边眉月样,曾照琼娘夜舞。更不管玉箫声寂。流尽旧家帘幕影,恨秦淮总是无情碧。摇画舫,到烟夕。
- 译文
在江南,我是一位客居的游子。询问这六朝繁华之地,已经没有昔日的繁华了。只见一片荒冷的城池中,只有青山半壁依旧。听着岸边寒潮正急涌,曾经的英雄儿女都已消失。只剩下孤独的古城和那江边的芦苇。
桃花默默含着泪水,经过多次移植换根,依然保持嫩红的颜色。二十四桥边,月光如眉,曾经照见过那位美丽的女子夜晚的舞蹈。她的音乐声也已经消失在空气中。流尽了旧家的帘幕影子,恨的是秦淮河总是那样无情,总是那么的碧绿。摇着画船,到了烟雾弥漫、傍晚时分。
赏析:
本诗通过对江南美景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繁华时代的怀念之情,以及对现实无奈的感叹。通过描绘景色、声音和情感的变化,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孤独。
- 赏析
- 诗二
憔悴江南客。问六代豪华去后,争如无事。片帆西去斜阳里,剩有青山半壁。但满目芦花吹雪。龙虎销残莺燕老,便英雄儿女尽陈迹。聊付与,隔江笛。
桃花暗抱脂痕泣。经几度移根换叶,嫩红犹湿。廿四桥边眉月样,曾照琼娘夜舞。更不管玉箫声寂。流尽旧家帘幕影,恨秦淮总是无情碧。摇画舫,到烟夕。
- 译文
在江南,我是一位客居的游子。询问这六朝繁华之地,已经没有昔日的繁华了。只见一片荒冷的城池中,只有青山半壁依旧。听着岸边寒潮正急涌,曾经的英雄儿女都已消失。只剩下孤独的古城和那江边的芦苇。
桃花默默含着泪水,经过多次移植换根,依然保持嫩红的颜色。二十四桥边,月光如眉,曾经照见过那位美丽的女子夜晚的舞蹈。她的音乐声也已经消失在空气中。流尽了旧家的帘幕影子,恨的是秦淮河总是那样无情,总是那么的碧黄。摇着画船,到了烟雾弥漫、傍晚时分。
赏析:
本诗通过对江南美景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繁华时代的怀念之情,以及对于现实无奈的感叹。通过描绘景色、声音和情感的变化,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孤独。
- 赏析
- 诗三
憔悴江南客。问六代豪华去后,竟无消息。一片孤城斜照里,剩有青山半壁。听打岸寒潮正急。龙虎销残莺燕老,便英雄儿女皆陈迹。聊付与,隔江笛。
桃花暗抱脂痕泣。经几度移根换叶,嫩红犹湿。廿四桥边眉月样,曾照琼娘夜舞。更不管玉箫声寂。流尽旧家帘幕影,恨秦淮总是无情碧。摇画舫,到烟夕。
- 译文
在江南,我是一位客居的游子。询问这六朝繁华之地,已经没有昔日的繁华了。只见一片荒冷的城池中,只有青山半壁依旧。听着岸边寒潮正急涌,曾经的英雄儿女都已消失。只剩下孤独的古城和那江边的芦苇。
桃花默默含着泪水,经过多次移植换根,依然保持嫩红的颜色。二十四桥边,月光如眉,曾经照见过那位美丽的女子夜晚的舞蹈。她的音乐声也已经消失在空气中。流尽了旧家的帘幕影子,恨的是秦淮河总是那样无情,总是那么的碧黄。摇着画船,到了烟雾弥漫、傍晚时分。
赏析:
本诗通过对江南美景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繁盛时代的怀念之情及其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情绪。通过描绘景色、声音和情感的变化,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孤独。
- 赏析
“贺新凉”是一首七言律诗,由两首五言绝句组成。这首诗通过对江南美景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繁华时代的怀念之情及其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情绪。通过描绘景色、声音和情感的变化,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孤独感。
- 诗四
憔悴江南客。问六代豪华去后,争如无事。片帆西去斜阳里,剩有青山半壁。但满目芦花吹雪。龙虎消残莺燕老,便英雄儿女尽陈迹。聊付与,隔江笛。
桃花暗抱脂痕泣。经几度移根换叶,嫩红犹湿。廿四桥边眉月样,曾照琼娘夜舞。更不管玉箫声寂。流尽旧家帘幕影,恨秦淮总是无情碧。摇画舫,到烟夕。
- 译文
在江南,我是一位客居的游子。询问这六朝繁华之地,已经没有昔日的繁华了。只见一片荒冷的城池中,只有青山半壁依旧。听着岸边寒潮正急涌,曾经的英雄儿女都已消失。只剩下孤独的古城和那江边的芦苇。
桃花默默含着泪水,经过多次移植换根,依然保持嫩红的颜色。二十四桥边,月光如眉,曾经照见过那位美丽的女子夜晚的舞蹈。她的音乐声也已经消失在空气中。流尽了旧家的帘幕影子,恨的是秦淮河总是那样无情,总是那么的碧黄。摇着画船,到了烟雾弥漫、傍晚时分。
赏析:
本诗通过描绘景色、声音和情感的变化,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孤独感。通过对江南美景的回忆和对过去繁华时代的怀念,表达了诗人对现实无奈的感叹和对英雄儿女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无限留恋和对现实的深深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