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马行秋遍。镇匆匆、庾郎愁老,长卿游倦。回首秦楼箫声冷,锦瑟华年一箭。料衫上、舞红都变。宿酒醒时嘶骑晓,记绿杨残月江南岸。春去也,杜鹃唤。
缃桃谢后歌尘散。枉逢人寻消问息,断鸿难倩。辜负萧娘临歧语,薄命累侬书剑。更休赋、梨花秋苑。凉到天涯双鬓影,笑西风也自飘零惯。又吹落,碧云片。

注释:

瘦马,指一匹瘦弱的老马。镇,一直。匆匆,急忙的样子。庾郎,指庾信,字子山,梁朝诗人。愁老,指愁思衰老。长卿,指司马相如,字长卿。游倦,指游宦之倦。回首,回望。秦楼,指秦淮河上的妓院。箫声冷,指吹箫人已去,箫声凄凉。锦瑟华年,指青春岁月。一箭,比喻短暂。料衫,即衣襟,借指衣服。舞红,指歌舞的红色衣衫。宿酒醒时嘶骑晓,指醒来后骑马赶路。绿杨残月江南岸,指杨柳树影映在江边,月亮已经残缺了。春去也,春天过去了。杜鹃唤,杜鹃鸟的叫声。缃桃谢后歌尘散,指桃花谢后歌女的歌声消散。枉逢人寻消问息,指白白地让人打听消息。断鸿难倩,指孤雁难以招引。萧娘,指女子。临歧语,在岔路口说的话。薄命累侬书剑,指命运不济拖累了我。更休赋,不要写。梨花秋苑,泛指秋天的景色。凉到天涯双鬓影,指风霜侵袭使两鬓变白。笑西风也自飘零惯,指笑那秋风也像自己一样飘摇不定。又吹落,形容秋天来得快。碧云片,指白云像片片碧玉。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咏叹青春消逝、人生无常的抒情小品。全词以“瘦马”起兴,通过描写旅途所见景物,抒发了作者对青春易逝、韶华不再的悲慨之情。上半阕主要写旅途中的所见;下半阕则集中抒写自己的感慨。

“瘦马行秋遍”三句总写旅途所见。从“瘦马”二字可见其一路风尘仆仆,匆匆忙忙。“镇匆匆”、“长卿游倦”,说明此行非为游览名胜古迹,乃因急于求成而奔波于仕途。“回首秦楼箫声冷,锦瑟华年一箭。”两句由“瘦马”生发开去。“回首”二句说,当这匹马回首时,只见秦楼里的吹箫人已经离去,箫声凄凉,而自己青春的华年却如同箭一样飞逝。“料衫上、舞红都变”二句承上启下。“舞红”指女子的红袖舞衣,“料衫”是指男子的长衫,“料”字在这里含有“料想”、“猜想”之意。“料衫上、舞红都变”,是说随着岁月流转,当年那件红袖舞衣早已变成灰土。“宿酒醒时嘶骑晓”二句写马和骑手。“宿酒醒”,说明旅途劳顿,马也累了。但当它刚一清醒,便要扬鞭疾驰,以期尽快赶路。而此时,只有那匹可怜的老马陪伴着它的主人。

过片以后,笔锋一转。“春去也,杜鹃唤。”两句紧承前文而来,写出了作者心中无限感慨。“杜鹃”本为古代蜀郡的传说鸟类,相传其声哀切,故又称蜀客曰杜鹃鸟。这里用“杜鹃”代指春天。春天一去不复返,作者不禁发出“杜鹃唤”的感叹。“枉逢人寻消问息”四句,是说白白地让人们打听他的下落,因为连他自己也不知道该去什么地方了。这几句词中充满了失望和痛苦之情。

“辜负萧娘临歧语”一句,是说辜负了女子临别时的话。“萧娘”,是唐代著名美女薛瑶英的字,她曾为唐明皇的贵妃。这里的“萧娘”当指这位美女。“薄命累侬书剑”,是说自己的命运不佳,一生奔波忙碌,未能有所建树。“更休赋、梨花秋苑”,意思是不要再吟诗作赋了(因为已经没有什么可赋的东西了),也不要去赏花(因为花也是凋零的)。“凉到天涯双鬓影,笑西风也自飘零惯。”最后两句写自己对西风的喜爱之情。这两句中“笑”字用得极妙,西风虽使人感到寒冷,但同时也使人感到一种潇洒自在。这两句与“更休赋”一句形成呼应之势。

碧云片”两句,是说又是一年秋风萧瑟,把满空的白云吹落了一片。这两句既与上文的“笑西风”相照应,又与下文的“萧娘临歧语”遥相联系。此词以景衬情,以乐景写哀情,情景交融,意境清丽婉约,耐人寻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