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天空阔,看江波万倾明月千里。高阁凭栏闲展卷,洗眼几重山水。排闼青山,打头落叶,都入狂吟里。风床独罢,钩帘宿鹭惊起。
最忆文选楼前,平山堂下,少日趋庭地。大块文章凭付与,交遍过江名士。手泽仍留,头衔旧换,仍恋青灯味。广陵官阁,更添多少吟思。

壶中天题易小沂《江阁展书图》

江天空阔,看江波万倾明月千里。

高阁凭栏闲展卷,洗眼几重山水。

排闼青山,打头落叶,都入狂吟里。

风床独罢,钩帘宿鹭惊起。

【注释】
壶中天:词牌名。
“江空”三句:写江上景象。江空:江水广阔。看江波万倾明月千里:看那万里江面上,一轮明月照得波涛滚滚。万倾:形容波浪浩荡无边。江水浩瀚,月光皎洁,映照在万顷的江面上,显得格外辽阔和明亮。
“高阁”二句:写自己独自登上江边高楼,欣赏着美景,展开书卷阅读。高阁:高楼。凭栏(lán)闲展卷,洗眼几重山水。凭栏:指站在楼上栏杆旁边。展卷:打开书卷。洗眼几重山水:洗眼:指从高处往下看,好像在洗眼。几重:多层、多次。山水:山景和水景。
“排闼”二句:写自己推开门进入书房,观赏到的青山绿树和飘落的落叶,都融入自己的诗词之中。排闼:推开门。青山:形容青翠的山峦。打头:排在最前面。落叶:指飘落下来的树叶。狂吟:指大声吟咏。都入狂吟里:都进入了我的诗词之中,成为我诗歌创作的素材。
“风床”二句:写自己独自坐在书房里,放下书桌上的帷幕,窗外的宿鹭被惊飞而起。风床:指风中摇曳的竹席。钩帘:拉开窗帘。宿鹭:指停歇的野鹭。惊起:惊动起来。
“最忆”二句:回忆文选楼前,平山堂下,少时曾趋庭拜见过的恩师。文选楼:古代藏书楼之一。平山堂:宋代文学家苏轼所建的私宅,位于扬州城西南郊外。少日趋庭:年轻时曾去拜见他。趋庭:拜见尊长或师长于庭前。
“大块”二句:感叹自己虽然才华出众,但仍要为官,为国尽忠,无法尽情地吟诗作赋。大块文章:指大好的江山美景。交遍过江名士:结交遍了过江来游的文人雅士。过江名士:泛指那些才情出众的人。
“手泽”二句:感叹自己尽管有文采风流,但官场上的争斗却让我失去了对文学的追求,仍然眷恋那一盏油灯下的读书生活。手泽:指手中留下的墨迹。头衔旧换:指曾经获得过高高的官职,但如今已不再拥有。
“广陵”二句:感叹自己在广陵任官期间,更增添了多少吟诗作赋的思念之情。广陵:即今扬州。官阁:指担任官职而居住的官舍。更添多少吟思:增添多少吟咏之思。

【赏析】
这是一首记梦之作,诗人通过追忆往事来表达他内心的情感与抱负。
开头两句写登高望远,极目四望,江水浩瀚,月色皎洁,万顷江面仿佛铺满了一层银纱,令人心旷神怡。诗人登上高阁,凭栏远眺,不禁想起自己曾在文选楼前拜谒恩师的情景。那时,他年轻有为,意气风发,满怀豪情地追求着学问和仕途,渴望为国家效力。
诗人描绘出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山水画卷。他推开门进入书房,只见窗外青山如黛,落叶纷飞,一切都被他的诗词所融合,成为了他作品中的素材。他独自一人坐在书房里,放下书桌上的帷幕,窗外的宿鹭被惊动而起,这使他想起了年轻时曾拜见过的恩师,以及那段难忘的岁月。
诗人回忆起自己曾担任过官职,并为国家尽心尽责。然而,官场上的争斗让他失去了对文学的追求,他依然眷恋着那盏油灯下的读书生活。最后两句则表达了他对广陵任官期间的思念之情,那里不仅是他的官邸,更是他情感寄托的地方。
这首诗以记梦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感慨,同时展现了他的才情和胸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