崎岸无人,乱山如梦,重来尽耐思量。乍展情芽,娇憨骑竹年光。关河未识天涯远,只难禁、酸沁回肠。掩离觞。忍泪低鬟,已湿罗裳。
嘘寒问暖寻常语,到临岐嘱付,垂老难忘。小坐迁延,一双人影斜阳。卅年绮恨飘风过,剪秋灯、谁话沧桑。向横塘。淡月昏烟,独雁回翔。

诗句释义:

  1. “舟发胥江,依依惜别,为第一度分襟处” - 描述了船只在胥江启程的场景,作者与妻子在此分别,表达了离别时的不舍。
  2. “卅年来伤离感逝之怀,焉得逢人而语” - 三十年来,因分离和逝去的悲伤,作者无法与人诉说心中的苦楚。
  3. “黄陵瑶瑟,飙乘仙女之踪;元武明珠,泪结相思之字” - 这里通过比喻,将黄陵瑶瑟、元武明珠比作思念之情,象征着对亲人的深情怀念。
  4. “野水孤帆,城阴一角,夕阳无语,离思当年,低回独喻云” - 描述了一个孤独的画面,船在黄昏中的野水上前行,只留下一城角的轮廓,表达了深深的离愁。
  5. “崎岸无人,乱山如梦,重来尽耐思量” - 描绘了一幅荒凉的景象,山峰如同梦境般凌乱,让人难以忘怀。
  6. “乍展情芽,娇憨骑竹年光” - 描述了年轻时代的情景,那时的激情和纯真。
  7. “关河未识天涯远,只难禁、酸沁回肠” - 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担忧,但无法忍受这种痛苦。
  8. “掩离觞。忍泪低鬟,已湿罗裳” - 描述离别的场景,作者掩面流泪,泪水湿润了衣裳。
  9. “嘘寒问暖寻常语,到临岐嘱付,垂老难忘” - 尽管平时只是关心问候,但到了离别的时刻,却是叮嘱嘱咐,让人难以忘怀。
  10. “小坐迁延,一双人影斜阳” - 描述了短暂的相聚时光,两个人影在斜阳下缓缓移动。
  11. “卅年绮恨飘风过,剪秋灯、谁话沧桑” - 过去的三年里,所有的悲伤和悔恨都像风一样过去了,只剩下秋天的灯光下,谁能说出这些沧桑的变化。
  12. “向横塘。淡月昏烟,独雁回翔” - 最后,作者的视线投向了横塘,在那里可以看到淡淡的月光和烟雾,一只孤独的大雁正在飞翔。

译文:
在辛巳岁,先室绚华侍祖外舅彭刚直公归衡阳时,当时我只有十四岁,他的妻子有十六岁。我们乘坐船只出发,依依惜别,那也是我们第一次分开。三十年来,因为离别和逝去的悲伤,我常常感到心力交瘁,无法向人诉说。黄陵的瑶瑟,象征着我随风而去的思念;元武的明珠,是我凝结的泪水,是我对爱人相思的见证。在野外的水边,孤零零的帆船在夕阳下行驶,城下的阴影映衬着一角,太阳静静地看着这一切的离去,我的心中充满了离愁别绪。

崎岸无人,乱山如梦,重来尽耐思量。乍展情芽,娇憨骑竹年光。关河未识天涯远,只难禁、酸沁回肠。掩离觞。忍泪低鬟,已湿罗裳。嘘寒问暖寻常语,到临岐嘱付,垂老难忘。小坐迁延,一双人影斜阳。卅年绮恨飘风过,剪秋灯、谁话沧桑。向横塘。淡月昏烟,独雁回翔。

赏析:
这首诗是辛巳岁(即公元1181年)先室绚华侍祖外舅彭刚直公归衡阳时所作,当时作者年仅十四岁,妻子十六岁。诗中以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诗人与妻子分别时的哀愁与无奈。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内心感受的抒发,诗人展现了自己深深的相思之情和无尽的离愁别绪。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表达夫妻别离之情的经典之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