盥足红泉,劖心白石,几年归隐幽谷。龛山对牖,渠水穿阶,点染万重乔木。萱花无恙,先制就、莱衣褶幅。最好是、荷锸而耕,早收莲稻十斛。风静榕阴昵语。
忆解组潇湘,栗里辞禄。接篱倒著,块垒填胸,漫问世间蕉鹿。金龟换酒,记取胜游宜续。休孤负。一卷长沙,贾生无限歌哭。

这首词是宋代文人范纯仁的一首咏物词,通过对花发沁园春榕村小隐图这一景致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下面是这首词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花发沁园春榕村小隐图
  • 注释:沁园春是南宋时期的一种词牌名,榕村小隐图则是指一幅描绘榕树村庄的画。
  • 赏析:这首词开篇即以“花发”二字点题,营造出一种春意盎然的氛围。紧接着,诗人通过“沁园春榕村小隐图”这一形象生动的画面,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而美丽的田园世界。这里的榕树象征着坚韧与不屈的精神,而村庄则代表着淳朴与和谐的生活。全词通过描绘这一景致,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1. 盥足红泉,劖心白石,几年归隐幽谷
  • 注释:“盥足红泉”意为洗手于红泉之水,形容水质清澈甘甜;“劖心白石”指磨砺意志与精神,比喻心境清净如白石般坚定。“几年归隐幽谷”则是表达诗人想要远离尘世纷扰,隐居于幽静的山谷之中的愿望。
  • 赏析:这句词表达了诗人对清贫简朴生活的向往。他认为,只有在远离世俗喧嚣的地方,才能真正体会到生活的真谛和心灵的平静。这种归隐的愿望也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1. 龛山对牖,渠水穿阶,点染万重乔木
  • 注释:“龛山”指的是一座独立的山峰,“牖”即窗户。“渠水穿阶”则是指山间的溪流从台阶上流过,“点染万重乔木”则是指溪水如同在点缀着无数的大树。这里通过山水景观的描绘,展现了一幅自然而宁静的画面。
  • 赏析:这句词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安详。他似乎已经置身于这幽深的山水之间,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这种体验使得诗人的心灵得到了净化和升华,使他更加渴望回到那个纯净的世界中去。
  1. 萱花无恙,先制就、莱衣褶幅
  • 注释:“萱花”指的是一种植物,“莱衣”则是一种古代的丧服。“褶幅”是指衣物上的褶皱。这句词表达了诗人对母亲的思念之情。他希望母亲能够平安无事,也希望自己在母亲身边陪伴左右,为她准备丧服,让她感受到自己的孝心。
  • 赏析:这句词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家庭情感和孝道观念。他将母亲的安危视为自己的首要任务,愿意为她付出一切努力。这种无私的爱和奉献精神令人感动,也彰显了他作为儿子的孝行。
  1. 最好是、荷锸而耕,早收莲稻十斛
  • 注释:“荷锸而耕”指的是扛起锄头去耕地,“莲稻”则是水稻的别称。这句词表达了诗人想要亲自下地劳作,通过辛勤劳动来收获丰收的喜悦。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体现自己对农民工作的尊重和对劳动成果的珍惜。
  • 赏析:这句词展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对劳动的热爱。他认为通过辛勤劳动可以获得丰收,从而为家庭带来幸福和满足感。这种思想观念对于当时的社会来说具有积极意义,也反映了他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1. 风静榕阴昵语
  • 注释:“风静”指的是风平浪静的状态,“榕阴”则是指榕树的阴凉之处,“昵语”则是指轻声细语的交流。这句词描述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内心平和与安宁的情感。
  • 赏析:这句词营造了一个温馨而舒适的氛围,使人感受到一种恬静和愉悦。它传递了一种远离尘世喧嚣、回归自然本真的生活态度。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人际关系的深刻感悟和对于和谐共处的追求。
  1. 忆解组潇湘,栗里辞禄
  • 注释:“解组”指的是辞去官职,“潇湘”则是地名,这里借代指湖南地区。“栗里”则是指一种古村落的名称。这句词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过去经历的回忆和感慨。他回忆起曾经离开官场、选择隐居的生活,以及在故乡种田的经历。
  • 赏析:这句词揭示了诗人的人生经历和价值观。他对于官场生活感到厌倦,渴望回归自然,过一种朴实而充实的生活。这种思想观念在当时社会背景下显得尤为突出,也成为了诗人追求自我实现的重要途径。
  1. 接篱倒著,块垒填胸,漫问世间蕉鹿
  • 注释:“接篱”指的是与邻家相邻,“块垒”则是指心中的郁闷或烦恼之意。“蕉鹿”则是指《庄子》中的寓言故事中的人物,象征虚幻不实的生活。这句词表达了诗人心中的困惑和矛盾。他既想追求田园生活的美好,又担心这种生活是否能够真正满足自己的内心需求。此外,他还对世间的名利场产生了疑虑,怀疑自己是否应该继续追求这些虚妄的事物。
  • 赏析:这句词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他既有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又有对现实社会的担忧和迷茫。这种矛盾的心态使得他无法轻易做出决定,也进一步加深了他的内心冲突。然而,正是这种矛盾和挣扎,使得他的文学作品更具深度和内涵,也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思考空间。
    这首词通过对花发沁园春榕村小隐图这一景致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全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人情,也表达了作者个人的情感世界和价值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