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柳题笺,当花侧帽,赏心应比驱驰好。错教双鬓受东风,看吹绿影成丝早。

金殿寒鸦,玉阶春草,就中冷暖和谁道?小楼明月镇长闲,人生何事缁尘老。

踏莎行

倚柳题笺,当花侧帽,赏心应比驱驰好。错教双鬓受东风,看吹绿影成丝早。

金殿寒鸦,玉阶春草,就中冷暖和谁道?小楼明月镇长闲,人生何事缁尘老。

译文:

倚着柳树题下诗笺,戴着花冠斜戴帽子,欣赏美景的心情一定胜过奔波劳累。却不知误教双鬓被春风染白,看到绿影随风吹散,早生华发。

高台上的乌鸦,台阶边的春草,其中冷暖如何诉说?小楼上的明月总是那么悠闲,人世间何必追求名利而使自己变老。

注释:

  • 倚柳题笺,当花侧帽:在柳树下题诗,戴着花冠的帽子。这里的“侧帽”形象地描绘了词人因心情愉悦而故意做出的轻松姿态。

  • 赏心应比驱驰好:与奔波忙碌相比,欣赏美景的心情更加愉快。这里的“赏心”意味着享受当下的美好景色,而“驱驰”则表示忙碌的行程。

  • 错教双鬓受东风:不知道为何让双鬓承受春风的吹拂。这里的“东风”象征着春季的到来,而“双鬓”则是词人自己的形象。

  • 看吹绿影成丝早:看到随风飘散的绿叶影子变成了细细的丝线。这里通过“成丝”这一细节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 金殿寒鸦,玉阶春草:金銮殿上栖息着寒冷的乌鸦,白玉阶前生长着春天的草儿。这里运用了对比手法,使得整个场景更加鲜明生动。

  • 就中冷暖和谁道:在这两者之间,冷暖自知。这里表达了词人独自感受冷暖、独自承担的情感。

  • 小楼明月镇长闲:小楼上的明月总是那么悠闲。这里的“明月”成为了一个象征,代表着词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 人生何事缁尘老:人世间何必追求名利而使自己变老。这里的“缁尘”指的是世俗的污垢,而“老”则是时间的流逝。词人在这里提出了对人生的一种哲学思考。

赏析:

这首词是宋代词人秦观的作品,作于绍圣四年春三月,当时词人因党争遭贬,远徙郴州(今属湖南),精神上倍感痛苦。词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郴州旅舍中的所见所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愁绪与无奈。全词意境优美,情感深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词人以“倚柳题笺,当花侧帽”开篇,通过这两个动作的描绘,展现了词人在郴州旅舍中的轻松与自在。接着,词人通过“赏心应比驱驰好”表达了对美景的热爱与向往,进一步渲染了郴州旅舍中的闲适氛围。然而,词人并未止步于此,而是通过“错教双鬓受东风”、“看吹绿影成丝早”等语句,揭示了自己因官场失意而引发的孤独与寂寥之感。

在词的后半部分,“金殿寒鸦,玉阶春草”,词人用对比的手法描绘了郴州旅舍内外的景象,使得词的氛围更加浓厚。紧接着,“就中冷暖和谁道”一句,词人借景抒情,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与无助。而“小楼明月镇长闲”一句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而又悠远的画面之中,让人仿佛置身于郴州旅舍之中,感受着那份静谧与美好。

“人生何事缁尘老”一句,词人再次回归到了主题之上。他通过这句反问句,将自己的内心情感推向了高潮,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名利浮云的感慨。同时,这也体现了秦观作为北宋文人的独特气质——既有儒雅之风,又不失豪迈之态。

整首词构思巧妙,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它不仅展现了郴州旅舍中的风景之美,更表达了词人内心的复杂情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绘与内心的深刻抒发,秦观成功地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与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融为一体,使得这首词成为了宋词中的佳作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