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谁从说风情,眼中人物都非旧。南天梦杳,西楼燕去,前欢已负。此际何堪?等闲过了,少年时候。万千愁似水,萦回不断,又轻被、风吹皱。
忍向杜鹃啼处,念伊人、可曾消瘦?酒痕掩泪,歌声缄怨,几番吹逗。还说相思,莫教重误,隔江红豆。便匆匆白发,催人直怎,撇双鸾袖。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辛弃疾的作品,全诗如下:
水龙吟·春恨
更谁从说风情,眼中人物都非旧。南天梦杳,西楼燕去,前欢已负。此际何堪?等闲过了,少年时候。万千愁似水,萦回不断,又轻被、风吹皱。
忍向杜鹃啼处,念伊人、可曾消瘦?酒痕掩泪,歌声缄怨,几番吹逗。还说相思,莫教重误,隔江红豆。便匆匆白发,催人直怎,撇双鸾袖。
诗词注释与赏析:
- 更谁从说风情:没有人再能说出曾经的风情了。
- 眼中人物都非旧:眼中所见到的人和事都变得陌生了。
- 南天梦杳:南方的天空显得遥远而模糊。
- 西楼燕去:西楼的燕子已经飞走了。
- 此际何堪:此时怎能忍受呢?
- 等闲过了:随便地度过了。
- 少年时候:青春年少的时候。
- 万千愁似水:无数的忧愁就像流水一般。
- 风轻被吹皱:轻轻的风吹过,水面上起了皱波。
- 忍向杜鹃啼处:不忍心听到杜鹃的叫声。
- 念伊人、可曾消瘦:思念着那个人儿,可她是否已经瘦了呢?
- 酒痕掩泪:酒痕掩盖住泪水的痕迹。
- 歌声缄怨:歌声中隐藏着怨恨。
- 相思莫教重误:不要让我再次陷入相思之苦。
- 隔江红豆:隔着江水相望的红豆。
- 便匆匆白发:就那么迅速地白了头发。
- 催人直怎:让人感到如此无奈。
- 撇双鸾袖:挥别双翼如鸾的衣袖。
赏析:
这首《水龙吟·春恨》是辛弃疾在南宋时期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描绘了作者对逝去的青春时光的感慨以及对恋人的深深思念。整首词情感丰富,语言优美,充满了辛弃疾特有的豪放风格。
“更谁从说风情”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于过去的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也暗示着现在的生活已经无法重现昔日的美好。这里的“风情”指的是过去的繁华和美好。
接下来的“眼中人物都非旧”,则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变化。这里的“旧”指的是曾经熟悉的人和事,而现在都已经不复存在了。这种变化让作者感到失落和遗憾。
接下来的几句,通过描绘南方天空的模糊、西楼燕子的离去、以及春风拂过的水面等景象,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孤独感。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迷茫。
“忍向杜鹃啼处”一句,则将作者的情感推向高潮。杜鹃鸟的啼叫声常常被用来象征哀伤和离别,而在这里,作者却选择了忍受而不是逃避。这种选择体现了作者坚强的意志和对爱情的执着追求。
接下来的句子,则是对作者内心深处的感情进行了抒发。他思念着那个他深爱着的女人,但又怕打扰她的宁静生活。这种矛盾的心情使得整首词更加动人和感人。
最后一句“便匆匆白发,催人直怎”,则是对整个词作的一个总结。这里的“白发”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年华的消逝。而“催人直怎”则表达了作者面对岁月无情的现实而产生的无力感和无奈感。
这首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述和对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生活的感慨。同时,这首词也传达了作者对于爱情的执着追求和对于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