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色四周遭。溪光七里遥。把渔竿、其乐陶陶。半世羊裘狂未了,加帝腹,傲天朝。
文叔网英豪。冥鸿惜羽毛。画云台、轩冕焦劳。济济功臣三十六,争得似,子陵高。
《唐多令》赏析
《唐多令·山色四周遭》,一首描绘自然美景与人生感慨的古诗,其作者陆求可是宋代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山水画卷,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态度的深刻体悟。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翻译及赏析:
首句“山色四周遭”,直接点明诗题中的“四周遭”和“溪光七里遥”,描绘出了一幅四周环绕着山峦、溪水流淌七里的壮阔景象。诗人站在这样的自然之中,感受着山的雄伟和溪水的潺潺,内心充满了平和与喜悦。
次句“把渔竿、其乐陶陶”,则转入诗人本人的心境,他手持钓竿,在大自然中寻找乐趣,享受那份宁静与自由。这种生活态度,反映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自然和谐的心态。
第三、四句“半世羊裘狂未了,加帝腹,傲天朝”展现了诗人对世俗权力的轻蔑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在这里,诗人不仅将自己比作古代的高士,还隐喻地将自己置于天子之下,表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哲学。
第五、六句“文叔网英豪,冥鸿惜羽毛”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高远理想的执着。这里的“文叔”和“冥鸿”分别代表智慧与自由的化身,而“惜羽毛”则暗指诗人对于物质欲望的克制。
最后两句“画云台、轩冕焦劳,济济功臣三十六,争得似,子陵高”则是对历史英雄的赞叹。诗人以诸葛亮自比,认为那些身居高位、劳碌功高的人最终难逃命运的安排,而像张良这样的隐逸高人才能超然物外。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邃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深刻理解和独特体验。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致描绘和对人生态度的深刻探讨,诗人不仅赋予了诗歌以丰富的情感色彩,也留给后世读者无尽的思考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