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舸云移,纹屏雨歇,梦边烟树迢迢。旧价千金,思量忍负芳宵。锦韶来去无拘管,尽留连、燕暮莺朝。甚颠风、送断酴醾,怨咽琼箫。
天涯碧草寻常见,奈离愁唤起,目极无聊。絮影多情,飘飘还拂虹桥。色身甘化丝千万,把春红、裹向烟绡。悄低徊、晓枕钟声,心痒谁搔。

【注释】

高阳台:词牌名。

轻舸:小船。

纹屏:屏风。

梦边:梦中。

旧价千金(jīn qián):指花木的价钱。

锦韶:美丽的春天。

颠风:狂风。

丝千万:形容细如丝线,千万条。

烟绡:一种质地轻薄而柔软的丝织品。

【赏析】

《留春》,词中咏物抒情,以柳絮自喻,抒写离愁别苦。全词由“梦”字串起,上片咏柳絮随风飘飞,下片借柳絮抒发离别之苦。

“轻舸云移,纹屏雨歇。”起句写春景。轻舸,小船;云移,指春日天空云彩流动;纹屏,指有花纹的屏风;雨歇,指春雨停止。此二句描绘了一幅春日江上小舟轻泛、春雨初停的宁静景象。接着,诗人的视线转向室内,只见窗外风景如幻,但令人思绪万千。

“梦边烟树迢迢”,这四字点明了词人此时正在梦中,而梦中所见的烟柳树色,遥远而模糊。这里的“梦边”二字,既点出了词人所处的位置和状态,又为接下来的抒情作铺垫。接下来,词人进一步展开对梦境中景色的描绘:“旧价千金,思量忍负芳宵。”“旧价”即指梦中所见到的花木,它们曾经是如此之珍贵,以至于让词人不忍离去。而“芳宵”则是指美好的夜晚,词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留恋。

词人接着写道:“锦韶来去无拘管,尽留连、燕暮莺朝。”“锦韶”一词,既是对美好时光的象征,也是对词人内心情感的隐喻。它暗示着美好时光虽短暂却值得珍惜。而“来去无拘管”则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自由流逝,让人感叹不已。至于“燕暮莺朝”,则是对春光美景的生动描绘,燕子归巢、黄莺啼鸣,都是春天生机勃勃的体现。这些画面共同构成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春天景象。

好景不长,词人的心中却充满了离愁别绪:“甚颠风、送断酴醾,怨咽琼箫。”“甚颠风”三字,用来形容狂风的肆虐程度,暗喻着词人内心的不安与焦虑。而“送断酴醾”则是对风雨摧残花朵的比喻,意味着风雨无情地夺走了花的生命。最后两句“怨咽琼箫”则通过声音的描写,表达了词人内心的痛苦与哀怨。

词的下片则以柳絮为线索,继续抒发词人的离愁别苦之情。“天涯碧草寻常见,奈离愁唤起,目极无聊。”“天涯”一词,既指远方,也含有孤独寂寞之意;而“碧草”则代表着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这两个词语共同构成了一幅远离家乡、身处异地的画面。然而,面对这样的场景,词人却感到无比无聊,甚至有些厌烦。这种无聊感源于对家乡生活的思念以及离别的痛苦。

词人转而描绘自己的心情:“絮影多情,飘飘还拂虹桥。”“絮影”指的是柳絮纷飞的景象;“多情”则形容其飘逸灵动、富有诗意;“拂虹桥”则是对桥上柳絮飘拂的描绘,给人一种轻盈飘逸的感觉。这几句词不仅描绘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画面,而且通过“多情”一词,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眷恋。同时,也暗示了词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既向往美好的生活,又不得不面对现实的困境。

尾句则直接点明主题:“色身甘化丝千万,把春红、裹向烟绡。”“色身”指的是柳絮本身;“甘化丝千万”则是对其轻盈飘逸特性的进一步描绘;“春红”则是春天的颜色,象征着生机与活力;“裹向烟绡”则是将春红包裹在轻柔的丝绸之中,既形象地展现了柳絮的形态特点,又传达了词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待。

整首词以柳絮为载体,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以及对词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而又充满离愁别绪的世界。同时,也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了一个具有深刻内涵的画面——一个远离家乡、身处异地的人,面对着美好的春光美景却无法真正享受其中,只能独自承受内心的煎熬与痛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