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蟾写韵。正钿粟吹香,画帘徐引。消受蜂黄数点,广寒秋近。分明澹领初禅意,奈闲愁、风幡无准。醉魂揉碎,诗心兜起,夜屏金粉。
似报与、东堂近讯。忆邀月池亭,露凉双鬓。多恐飞来珠雀,旧丛荒尽。飘零汉殿新霜后,问幽岩、谁共招隐。倚阑重按,瑶园怨曲,玉笙愁损。
【注释】
①桂枝香:词牌名。
②瓶桂初开,因忆且园池上桂树:指王巩《闻见近录》所载“瓶中之桂”,其色如金,有异香,故称。且,古地名;桂,桂树。
③冰蟾写韵:即“冰月写韵”。冰蟾,冰盘上的月亮。
④正钿粟吹香,画帘徐引:形容香气从花中散发出来,随风飘到画着帘的窗户前。
⑤蜂黄数点:指桂花的花蕊,黄色的小花。
⑥广寒秋近:指秋天已深,到了中秋。
⑦澹领初禅意:淡雅地领悟到了佛理。
⑧奈闲愁、风幡无准:无奈闲散的忧愁,没有确定的归宿。
⑨醉魂揉碎:喝醉了酒,神智昏乱。
⑩诗心兜起:指诗人的心情随着思绪而飞扬。
⑪夜屏金粉:指在夜晚,屏风上映出金粉的光彩。
⑫似报与、东堂近讯:好像有人向东堂报告消息。
⑬忆邀月池亭,露凉双鬓:想起以前邀请友人在月池亭赏月饮酒。
⑭多恐飞来珠雀:担心飞来的珍珠般的小鸟。
⑮旧丛荒尽:旧时的树林已经荒芜殆尽。
⑯飘零汉殿新霜后:像飘落的树叶那样,经过汉宫的新霜。
⑰问幽岩:问谁住在那幽静的山岩里。
⑱谁共招隐:谁来和我一起隐居。
⑲倚阑重按:倚靠在栏杆上,重新演奏。
⑳瑶园怨曲:指《怨歌行》。
㉑玉笙愁损:用玉制的笙吹奏出令人忧伤的曲子。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词。此词以咏桂花为题,但全词并无一句描写桂花,而是通过想象和联想,将桂花拟人化,把作者的情感融进对桂花的描绘之中。
第一句“桂枝香瓶桂初开”开门见山地指出本词咏的是桂花,并说明是桂花初开之时。“桂花初开”四字,概括了桂花开放的过程,同时暗示了下文将要抒发的惜花之情。
第二句“因忆且园池上桂树”紧承上句,回忆当年赏桂之事。“且园”,即宋太宗赵炅(音同“炯”)的花园。“桂树”,即桂花树。“池上”,即池边。“因忆”二字表明作者追思往事,并非单纯为了咏花,而是借咏花以抒发自己对往日时光的回忆。
“冰蟾写韵”二句,写月光映照下,花香四溢的景象。这里所说的“冰蟾”(即冰盘上的月亮),实际上是指桂花开放时散发出来的阵阵幽香。“正钿粟吹香,画帘徐引”二句,进一步描写这种情景。“钿粟”,即金粟,指桂花。“画帘”,指挂在室内的帘幕,用以挡住外界的喧嚣,使人感到宁静。
“消受蜂黄数点”三句,是说桂花盛开时,蜜蜂闻到花香而来采蜜,因此使桂花更加香郁芬芳。“蜂黄”一词,既形容蜜蜂采蜜时留下的痕迹,又暗示桂花的颜色。“广寒秋近”二句,写桂花开放的时间已经到了中秋时节。“广寒”一词,出自屈原《九章·涉江》:“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意思是登上高高的白薠树眺望远方。“白薠”是一种常绿乔木,高耸入云霄,叶子长椭圆形,夏季开花白色,结的果实叫白果,可以吃,也可用来装饰品。传说月中有桂树,所以此处说“广寒秋近”。
“分明澹领初禅意,奈闲愁、风幡无准。”两句的意思是,清楚地领略到了佛家禅宗初禅的意思,然而闲愁却无从排遣,无法确定自己的心绪究竟属于何种境界。这一句表面上是在说自己对于佛学有所领悟,实际上是说自己对于人生的种种烦恼无法摆脱。“澹领”,指领会,领悟。“初禅意”,禅宗修行的初级阶段。“奈闲愁、风幡无准”,意思是说,我虽然领会到了佛家的初禅意趣,可是闲愁却无法消除,就像风吹动幡旗无法固定一样。这句词表面上是在说自己对于佛学有所领悟,实际上是说自己对于人生的种种烦恼无法摆脱。
过片“醉魂揉碎,诗心兜起”二句,写醉酒后的诗人情绪非常激动,他的诗思如同天马行空一般,无法约束。“醉魂揉碎”指的是诗人喝醉了酒,神志不清,思维混乱,无法自控,就像揉碎了一团棉花一样。“诗心兜起”则是指诗人的思绪像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牵引着四处飘荡,无法安定下来。
“夜屏金粉”两句,写夜幕降临时,诗人倚靠在栏杆上重新弹奏起《怨歌行》,一边弹一边感叹。“夜屏金粉”指的是屏风上闪烁着的金色彩纸或绢帛,“玉笙愁损”是指用玉制的笙吹奏出的曲子令人悲伤。
这首词的最后两句是全词的精华所在:“似报与、东堂近讯,忆邀月池亭,露凉双鬓。”这句话的意思是仿佛有人在告诉东堂的人说,我曾在月池亭与朋友们一起赏月饮酒,那时的我头发还是那么黑,现在却老了。“报与”二字表明有人将这一信息传达给东堂的人,而“忆邀月池亭,露凉双鬓”则是回忆过去的情景:曾与朋友一起在月池亭赏月饮酒,那时头上还留有一头乌黑的头发。这两句既是对往事的回忆,又是对自己衰老的感叹。
这首咏物词写得很有情趣,词中虽然没有直接提到桂花,但是通过对桂花的描述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心境。这种写法叫做“寄兴于物”,即通过咏物来寄托自己的感情和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