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环试与招魂,蛮靴窄袖人如玉。昭阳日影,荆门山翠,梦悬雁足。报取君恩,燕支一骑,降城重筑。叹白沙青冢,春风不到,空千载,伤心曲。
重现红氍华烛。莽关山、愁长弦促。婵娟万里,丹青馀怨,歌云断续。汉月心孤,胡天泪冷,秋蛾犹蹙。更周郎侠气,当筵一顾,胜黄金赎。

【注释】

水龙吟:词牌名。又名“水龙吟令”。双调。六十四字,上下片各四十六字,前后段均起韵(第一、第三句不押韵)。

息厂:即息国,战国时燕国的别称。

季云:季布之弟。

明妃:王昭君。

佩环:佩玉。招魂:指《楚辞》中的“招魂”。

蛮靴窄袖:指昭君远嫁到匈奴去。

昭阳日影:汉宫的昭阳殿,是王昭君出塞的地方。

荆门山:指王昭君出塞的地。

白沙:指王昭君墓。青冢:指王昭君墓。

春风:指汉武帝送昭君出塞的风土习俗。

红氍毹:一种红色的地毯。

莽关山:指王昭君出塞的关山。

秋蛾:指王昭君出塞时的蛾眉。

周郎:周瑜,字公瑾,东吴大将,三国时著名军事家、政治家。

【赏析】

此为和作。原唱者以“昭君”事,抒写个人悲愁。作者则借昭君之事,抒发对南宋朝廷偏安江表之失策的愤慨之情。词的上片,写昭君出塞前的种种情状与感慨。首二句,写昭君出塞前的哀怨情怀。“佩环”,指佩玉。“招魂”,谓《招魂》曲。此言昭君临行时,犹念及君王的恩德,故作《招魂》曲,以表达自己的哀怨。“蛮靴窄袖”,写昭君出塞时的装束。言其服饰华丽,如玉一般洁白晶莹,足见中原女子服饰之美丽。“昭阳日影”,写昭君出塞后的生活。昭阳殿乃汉成帝皇后赵飞燕所居之处,此处借喻王昭君出塞后生活之所在。“荆门山”,“白沙青冢”,皆指王昭君出塞之地。“梦悬雁足”,写昭君思念故乡的心情。雁足传书的故事,出自《史记·大宛列传》,言苏武使匈奴十九年,被留于北海上,单于置酒张博具,赐群臣,胡妇前曰:“闻汉天子十分怜公主,欲以为妻。”武帝怒,罚胡巫对天祝诅。明日有司问胡巫所见如从律令,于是以巫当堂处斩。此处借用这个故事,表明自己对国家大事的忧虑之情。下片,写昭君出塞后的感伤之情。“报取君恩”,言自己虽远离家乡,仍时刻思念故土,不忘君王之恩。“燕支一骑”,写王昭君出塞后的生活情况。燕支,指代王昭君的美貌,一骑,指一人之力,言王昭君出塞后,虽身处异域,但仍然受到人们的敬爱和怀念。“叹白沙青冢,春风不到,空千载”,言王昭君虽然已死千年了,但人们对她的思念之情并未因此而减少,她的故事仍在流传。“伤心曲”,用唐人李益《江南曲》中“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之意。言自己虽然身在他乡,但心中始终牵挂着故土和亲人,这种情感如同一首动人的伤心曲,时时回荡在心头。结拍三句,写自己对南宋朝廷的不满和愤怒之情。“汉月心孤”,“胡天泪冷”,言自己虽身在南方,却心向北方,思念故土。“秋蛾犹蹙”,言自己因思乡而憔悴不堪,如同秋天的蛾子一样,终日皱紧眉头。“更周郎侠气,当筵一顾”,言自己虽然身在异国他乡,但却有着一颗忠君爱国之心,随时准备为国效力。“胜黄金赎”,言自己虽然身在异国他乡,但却胜过拥有万两黄金的价值。全词通过对昭君之事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自己身处异乡而思念故土、为国家尽忠的深切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