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伤春怨别,画帘底,诉新莺。正楚佩香霏,秦效韵袅,愁化云轻。盈盈。脸波半敛,乍回眸、不笑也倾城。端是天南柳宿,怎教讹作张星。
竛竮。彩扇翻歌,天宝后,换新声。记紫兰一曲,翻风燕妒,啼露花醒。飘零。袖中宫谱,祗云和、留付董双成。多少铜华旧恨,夜来传遍旗亭。
【注释】
几伤:几次因伤春而伤别。
画帘:指绘有彩绣的帘幕。底:底下,指帘幕之下。
楚佩香霏:楚地佩饰香气飘散。
秦效韵袅:秦地歌韵悠扬。
盈盈:情态美好。
天南柳宿:指张蕴娘的住处在天南,如柳树宿于江边一样。
讹作:传误为。张星:指张姓女子。
竛竮(cháng yín):形容歌声美妙动听。
翻新声:指张蕴娘所唱歌曲已换新声调。
紫兰一曲:泛指美妙的歌声。
翻风燕妒:比喻歌声婉转,令人嫉妒。
啼露花醒:像啼叫的鸟叫醒了花朵。
飘零:飘荡不定。
宫谱:宫中乐谱。
双成:传说中的神仙名。这里借指张蕴娘。
铜华旧恨:铜铸的花形装饰物,旧恨多指往事。
旗亭:酒楼。
【赏析】
这是一首赠给歌女的词,通过描写歌女演唱时的神情姿态,来表现对她的艺术才能的赞美和倾慕。上片写歌女的演唱艺术和她的美貌动人。下片则着重描绘歌女的演唱艺术和她的身世遭遇,以及词人与她的关系和感情。全篇语言清丽,笔致委婉,是宋词中脍炙人口的作品之一。
“几伤春怨别”,起首三句即点明题目,表明词人因伤春而多次送别歌女张蕴娘。“画帘底,诉新莺。”这两句用典。南朝梁简文帝《蝶恋花》词:“画帘珠箔满秋城。”又唐王维《相思怨》诗:“画扇长相见,雕弦正断续。”词人以“新莺”喻歌女,意谓歌女在帘幕之下向新来的燕子倾诉自己的心声。“正楚佩香霏,秦效韵袅”,二句写歌女出场后的情景:她的佩饰散发着浓郁的香气,歌喉宛转,如楚地的歌声;她的歌唱如奏着秦地的音调。“愁化云轻”,既写歌声之美,也暗示了歌女歌声中的愁绪。“盈盈”,形容歌女的情态美好。“脸波半敛”二句写歌女的演唱。“乍回眸、不笑也倾城。”意思是说,歌女一开口就倾倒了听众,即使她不笑,也足以令听众倾倒。“端是天南柳宿”,意为歌女本是南方的美女柳氏,后来流落至天南(今越南)。“怎教讹作张星”,意谓张姓的歌女竟成了歌女张蕴娘的假冒者。这三句写歌女张蕴娘的身份及她的美貌动人。
“竛竮。彩扇翻歌,天宝后,换新声。”“竛竮”二字用来形容歌声的美好动听,使人听了为之陶醉,“天宝后”指的是唐朝天宝年间,当时宫廷中盛行歌舞,因此这里说张蕴娘所唱的歌曲已换成新声调。“记紫兰一曲,翻风燕妒,啼露花醒。”“紫兰一曲”指的是张蕴娘所唱的美妙动听的歌曲。“啼露花醒”则是说歌声如同啼叫的黄莺唤醒了含苞的花朵。“翻风燕妒”是说歌声婉转得让人羡慕嫉妒。“飘零”四句写歌女的命运。“袖中宫谱,祗云和、留付董双成。”这几句的意思是,张蕴娘在衣袖中藏着宫廷乐谱,只是让董双成弹奏罢了。“多少铜华旧恨,夜来传遍旗亭。”“铜华”指铜制的花饰,这里代指昔日的爱情旧恨。“旗亭”是古代酒店的一种名称,这里借指歌女张蕴娘的家乡或她流落的地方。这几句意思是说:有多少昔日的爱情旧恨啊!到了夜间便在酒肆里传颂开来。
全词通过对歌女张蕴娘的演唱艺术和她的身世遭际的描述,表达了词人对张蕴娘深厚的情谊,同时也反映了词人自己内心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