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渡枯槎正落潮。本知残客不堪邀。
盟心安稳寻鸥馆,陈迹逡巡过柳桥。便有重来感,何必扬州忆教箫。
【注释】
①抛球乐:一种游戏。以彩球投入水,看浮起的高低,决定胜负。
②枯槎(cā):枯干横斜的木筏。潮落时,乘此渡过江。
③残客:指漂泊无定的人。不堪邀:不能邀请。
④鸥馆:指隐士的别墅。
⑤陈迹:指旧事。逡巡:徘徊不前。
⑥教箫:教曲。扬州,在今江苏扬州一带。这里泛指京城。
【赏析】
此诗是作者自伤身世之作。诗人于大历五年(770)至大历六年(761)间,曾先后三次到过扬州。第一次是大历五年,与元载同游;第二次是大历六年,因故未去;最后一次是在大历十二年,因避安史之乱,隐居江阴。诗中“本知残客不堪邀”,表明诗人不愿再做官,也不愿与人交往。“盟心安稳寻鸥馆,陈迹逡巡过柳桥。”写他退隐以后的生活。在友人为他建造的别墅中,他安心地过着闲适的生活。但他又时时怀念过去的事,“便有重来感,何必扬州忆教箫”。诗人说,即使要再回到繁华热闹的京城中去,又有什么必要呢?因为那里没有自己的家和朋友,只有寂寞和忧愁。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