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粉南朝,楚香衰谢无人赋。等闲一顾。怎与论心素。
小小眉楼,不解离忧古。轻烟傅。细风斜露。欲托微波语。

【注释】

金粉:这里指富贵繁华。南朝,指南朝宋、齐、梁、陈四代。楚香:指屈原的《离骚》,屈原作《离骚》是楚国的国风。《离骚》里说:“香兰生幽谷,芳蕙植江滨。”香兰,兰花。

“楚香衰谢”两句:楚辞中的《招魂》说:“兰膏明烛,华灯错些。”《楚辞·招魂》:“灵之来兮,如云之君。吾与君兮九夜言,食无鱼。”楚辞中说:“兰泽多芳草。”屈原在《大招》中写楚地花草之美:“桂棹兮兰枻,斵道兮凌波。”《楚辞·九歌·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楚辞·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等闲一顾”两句: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顾长康从会稽还,人问山川之美,顾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王维诗:“只知画意好,莫怪有丹青。”《晋书·顾恺之传》:“恺之尝春游欣欣然有所娱悦。胡儿曰:‘卿春游乐乎?’顾曰:‘今日之行,崇山峻岭,茂林修竹,丘阜高陵,此乐不得不玩也。’”刘桢诗:“登台多悲风,回首望故乡。”

“小小眉楼”两句:《西京杂记》:“汉成帝妃赵飞燕,眉色如远山。”李延寿《南越志》:“汉武帝时,后宫有赵夫人、李夫人、卫夫人、冯夫人。赵氏居承华宫,武帝常往幸其第。后赵夫人以妒失宠,自尽于蓝田宫。卫夫人亦坐妒废。冯夫人以邪媚得幸。”傅玄诗:“眉间秋月清。”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沙鸥端欲避行客。”

“轻烟”两句:《庄子·外物》:“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张华《博物志》:“桓温入蜀,至成都,闻司马文王故妓咏桑中之欢,因取之,声韵妙丽,由是大得风名。”

“欲托微波语”两句:韩愈《送孟东野序》:“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草木之无声,风挠之鸣条;水之无声,风荡之鸣潺;其跃也,或激之;其趋也,或牵之;其俯也,或按之;其仰也,或挹之:其疏也,蝉实而鸣;其疾也,蝇速而响;其绝境也,鹿饮于涸辙,乌栖于枯枝……盖其性发于声,而其情见于文也。”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对兰花的赞美,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追求。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

开头两句,诗人把笔触落在南朝的繁华景象上。南朝的金粉,已经随着历史的车轮而渐行渐远。如今只有楚香(即兰花香气),依然存在。可是这种美好的兰花,却无人赋诗赞美。这两句既写出了兰花的美,又暗含了作者对此的遗憾心情。“等闲一顾”,说明诗人对于眼前的美景并不在意,他更注重的是内在的精神境界。

“小小眉楼”,点出了诗人要赞美的对象——兰花。兰花在诗人看来,比楚香还要美妙。诗人用“不解离忧古”来形容它,说明兰花能够给人带来精神上的慰藉。“轻烟”,形容兰花的香气扑鼻而来;“细风斜露”,则描绘出一幅兰花盛开的画面。诗人在这里运用了生动形象的语言,让人仿佛置身于兰花的世界中。

“欲托微波语”句,诗人进一步将兰花与自己的心灵相融合。他希望自己能够像兰花一样,不随波逐流,保持自己的独立个性。同时,他也希望这种品质能够被人们所认可。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四句,但却包含了丰富的情感。诗人通过对兰花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追求。他希望能够像兰花一样,拥有独立的品格和高雅的气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