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空蒙,芦花内、茆庵一个。长夏里、溪干乘兴,短篷掀簸。十里烟波鸥世界,半盂茗汁僧功课。更寺门竹翠剧怜人,如何唾。
洗钵罢,苔阴坐。捶琴歇,花关卧。爱粟留声脆,枇杷叶大。便住随师听浴鼓,再来何日开烟柁。约搓橙剖橘好时光,还重过。
【解析】
①天水空蒙:指天空中云气缭绕,水色迷蒙。芦花内、茆庵一个:指茅草屋中住着的和尚。②长夏:这里指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溪干:溪流干了水。乘兴:兴致勃勃地。③十里烟波鸥世界:形容江村的景色像一幅美丽的画卷。④半盂茗汁僧功课:指和尚们吃粥和茶来修行,这是和尚们的功课。⑤寺门竹翠剧怜人:指寺庙门前竹子郁郁葱葱,让人感到喜爱。⑥如何唾:指怎么样才能吐出这些痰呢?⑦洗钵罢,苔阴坐:洗掉钵盂,坐在苔藓覆盖的地面上。⑧捶琴歇,花关卧:敲击着乐器休息着。⑨爱粟留声脆:形容枇杷叶清脆悦耳的声音。⑩便住随师听浴鼓:就住在庙里跟随和尚一起敲钟打鼓。⑪何日开烟柁:指什么时候能听到寺庙里传来的钟声。⑫约搓橙剖橘好时光:形容在寺庙附近摘橘子是一种好时光。⑬还重过:还要再来一次。
【答案】
满江红·江村夏咏
(1)天水空蒙,芦花内、茆庵一个。(“空”通“廓”,开阔;“茆”同“茅”;“内”“外”是方位词,此处作动词用,表示进入的意思)(译文:宽阔的天空下,茅草屋中住着的和尚。(或:天空中云气缭绕,水色迷蒙,茅草屋中的一个和尚。)
(2)长夏里、溪干乘兴,短篷掀簸。(“兴”通“性”,兴致;“篷”通“篷”,船帆)(译文:在漫长的夏天里,趁着江水干涸的机会驾船出游。)
(3)十里烟波鸥世界,半盂茗汁僧功课。(“鸥”“鹭”通“游”,“盂”是古代盛水的器具)(译文:沿着十里烟雾弥漫的江面上,一群大雁在水面上翻飞,而和尚们则吃着粥和茶来修行。)
(4)更寺门竹翠剧怜人,如何唾。(“唾”通“喝”,“竹”通“箸”)(译文:寺庙门口的竹子郁郁葱葱,让人感到喜爱,但又不能吐出这些痰呢!)
(5)洗钵罢,苔阴坐。(“钵”同“播”,“阴”通“荫”)(译文:洗完钵盂,坐在苔藓覆盖的地面上。)
(6)捶琴歇,花关卧。(“关”通“关”,“歇”通“暇”)(译文:敲击着乐器休息着,躺在花丛中。)
(7)爱粟留声脆,枇杷叶大。(“粟”通“暑”,暑气,暑热,“枇杷叶”指枇杷叶子,即枇杷果的种子,有清热作用)(译文:喜欢吃枇杷叶,它的清脆声音可以消暑降温。)
(8)便住随师听浴鼓,再来何日开烟柁?(“师”通“厮”,同伴;“柁”通“棹”,船桨;“随”通“须”,必须) (译文:就住在庙里跟随和尚一起敲钟打鼓,什么时候才能听到寺庙里传来的钟声呢?)
(9)约搓橙剖橘好时光,还重过。(“搓”同“削”,剥去外皮;“橘”指柑橘类水果)(译文:在寺庙附近摘橘子是一种好时光,我还要再来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