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字畦边,见一带、阴阴夏木。扶疏甚、钓丝斜漾,菱丝大熟。莺暖鮰鱼新上市,草香蚕子齐登簇。喜炊烟一缕袅江边,燃湘竹。
茭鸡唱,溪流足。姑恶叫,山光绿。听樵歌正断,渔歌又续。泥滑妇愁微雨馌,村深儿趁朝凉读。更柳塘吹起牸牛风,波如縠。

【解析】

这是一首田园词,描绘了一幅江村夏季的田园风光。上片写夏日乡村景致;下片写夏日乡村生活。全词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清丽,是宋词中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名篇之一。

“满江红·江村夏咏”:此调又名《南乡子·江上春怀》、《满江红·山行》,双调,五十三字,上下片各五句、四仄韵。

第一句:“满江红·江村夏咏。”点题,说明这是一首描写江南水乡夏日景色的词章。

第二句:“丁字畦边,见一带、阴阴夏木。”丁字形的田畦旁边,映入眼帘的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树阴。

第三、四句:“扶疏甚、钓丝斜漾,菱丝大熟。”柳条儿茂盛得很,垂钓的丝线随着风儿倾斜飘扬,菱角长势喜人,丰收在望。

第五、六句:“莺暖鮰鱼新上市,草香蚕子齐登簇。”温暖的莺声里,新上市的鲜嫩鮰鱼正散发着诱人的香气;绿草如茵间,蚕宝宝们争先恐后地结出了茧儿。

第七、八句:“喜炊烟一缕袅江边,燃湘竹。”喜人的炊烟袅袅升起,那是家家户户用湘竹做的炊具在煮东西。

第九、十句:“茭鸡唱,溪流足。”黄莺鸟啼声悠扬动听,溪水潺潺流淌不息。

第十一、十二句:“姑恶叫,山光绿。”妇女们抱怨着天气炎热,山上的树木也显得更加郁郁葱葱。

第十三、十四句:“听樵歌正断,渔歌又续。”听着打柴人唱的山歌断了又续,听着渔夫唱的渔歌一唱再起。

第十五、十六句:“泥滑妇愁微雨馌,村深儿趁朝凉读。”因下雨路滑,妇女们担着担子去送饭,村里很偏僻,孩子们趁着清晨凉爽的时光读书。

最后两句:“更柳塘吹起牸牛风,波如縠。”柳塘边的老母牛正在享受着和煦的阳光,小池塘的水波荡漾着像绸缎一般。

【赏析】

这首词写的是作者夏日游赏江南水乡时所见到的景象,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上片写景,下片抒情。

“满江红·江村夏咏”:此调又名《南乡子·江上春怀》、《满江红·山行》。双调,五十三字,上下片各五句,四仄韵。

第一句:“满江红·江村夏咏。”点题,说明这是一首描写江南水乡夏日景色的词章。

第二、三句:“丁字畦边,见一带、阴阴夏木。”丁字形的田畦旁边,映入眼帘的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树阴。

第四句:“扶疏甚、钓丝斜漾,菱丝大熟。”柳条儿茂盛得很,垂钓的丝线随着风儿倾斜飘扬,菱角长势喜人,丰收在望。

第五、六句:“莺暖鮰鱼新上市,草香蚕子齐登簇。”“莺暖”指莺歌阵阵传来,“鮰鱼”是一种美味的淡水鱼肉。“蚕子”是指蚕卵,蚕卵孵化后长成幼虫,叫做蚕子。“齐登簇”指蚕子们纷纷结茧,簇拥在一起。

第七、八句:“喜炊烟一缕袅江边,燃湘竹。”“喜炊烟”指农家做饭烧火做饭用的炊烟。“湘竹”即湖南产的细竹。

第九、十句:“茭鸡唱,溪流足。”“茭鸡”即野鸭。“溪流”指小河、溪水。

十一、十二句:“姑恶叫,山光绿。”妇女们抱怨着天气炎热,山上的树木也显得更加郁郁葱葱。

十三、十四句:“听樵歌正断,渔歌又续。”“樵歌”指打柴人唱歌的声音。“渔歌”指渔民唱歌的声音。“正断”指歌声断断续续。“又续”指歌声接连不断。

十五、十六句:“泥滑妇愁微雨馌,村深儿趁朝凉读。”因下雨路滑,妇女们担着担子去送饭,村里很偏僻,孩子们趁着清晨凉爽的时光读书。

最后两句:“更柳塘吹起𫛶牛风,波如縠。”柳塘边的老母牛正在享受着和煦的阳光,小池塘的水波荡漾着像绸缎一般。

这首词描写了作者夏日游览江南水乡时的所见所闻,展现了一幅幅美丽的田园风光画卷。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情景交融,生动细腻,给人以美的享受和艺术的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