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入潇波,极望处、楚天碧涨。来领袖、五湖词赋,齐盟无恙。萧帝宅荒葭菼外,昭君村在秭归上。羡风骚、两地仗斯人,从天饷。
珠玉走,龙蛇漾。白雪和,幽兰唱。看江花狼籍,班香酝酿。他日定为公子绣,此时敬撰先生杖。谢君侯、未面巳怜余,疏狂状。

【注释】

  1. 湘:湖南。潇(xiāo)水:湘江,流经长沙。2. 极望处、楚天碧涨:指湘江之滨。3. 来领袖:来率领,领导。4. 五湖词赋:泛指各地的诗词文章。5. 昭君村在秭归上:指昭君村在秭归县的上方。6. 羡风骚:羡慕屈原和宋玉的文章。7. 仗斯人:凭借这个人。8. 珠玉走,龙蛇漾:比喻朱先生的文章如珠玉,文采飞扬。9. 白雪和,幽兰唱:形容朱先生的文章清新高雅,有《诗经》中“白雪”和《楚辞》中的“幽兰”之意。10. 江花狼籍:形容江边风景美丽但杂乱无章。11. 班香酝酿:指江边的花朵盛开时香气四溢,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12. 他日:指将来。13. 公子绣:指未来朱先生被任用为官时,他的诗文将被绣制成衣。14. 此时敬撰先生杖:指在此刻恭敬地撰写朱先生的诗作以示祝贺。15. 谢君侯、未面巳怜余:感谢朱先生,因为尚未见面,就已感到我与众不同。16. 疏狂状:形容朱先生的性格豪爽而不拘小节。
    【赏析】
    此词是赠给朱亦岩先生的一首送别词,表达了词人为朋友即将赴京而感到的惋惜之情。
    全词分为上下两阕,上阕写朱亦岩先生楚地才子的身份以及他在文学上的杰出成就;下阕则抒发了词人的惜别之情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上阕起笔即点明题意,以对仗手法写出了朱亦岩先生楚地才子的非凡才华。接着又通过描绘湘江之畔的景象,进一步突出了朱亦岩先生在诗歌方面的高超技艺。然后词人又运用比喻手法,将朱亦岩先生的文章比作珍珠宝玉和五彩缤纷的锦绣,既赞美了他的才华,也表达了对他未来前程的祝福。最后两句则以感叹的语气,表达了词人对这位才子未来的担忧之情。
    词人直接表达了对朱亦岩先生即将赴京的感慨之情。接下来又以对仗手法,描绘出了朱亦岩先生在京城中的地位和影响力。然后词人又用“雪”和“兰花”作为比喻,赞美了朱亦岩先生的文章之美。接着又以“江花狼籍”和“班香酝酿”等词语,描绘出了京城中的美丽景色。最后两句词人则直接表达了对朱亦岩先生未来仕途的祝愿和对他本人的赞赏之情。整首词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既表达了对朱亦岩先生的敬意和赞赏,也表达了词人对未来美好时光的期待和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