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虏为妖,官奴作祟,乾坤臭腐堪羞。便是人豪,撑天壮志都休。人生死亦寻常事,只芙蓉、与尔何仇。愿难酬。泪洒痴天,长此悠悠。
当年我亦伤心者,恨东南半壁,学敝风偷。高竖黄龙,一时英物都收。蛾眉谣诼无端起,付春江、往事东流。数从头。忍听银筝,一曲悲秋。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内容的赏析。本题为“补写题”,考生需要先了解原诗的作者、写作背景及诗句内容,然后分析自己对原诗的理解,最后写出自己的赏析。这首诗是辛稼轩为《醉乡春》传奇所作的序言。词人借咏鹦鹉洲前吹铁笛者的故事,抒发了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答案】

①高阳台:词牌名,调见北宋柳永《乐章集》。②鹦鹉洲:《太平御览》卷三六一引《江州记》,鹦鹉洲在浔阳江中,相传为晋代桓温所筑,故又名桓洲。③铁笛:用铁制成的笛子,声音清脆悠扬。④乾坤:天地万物。⑤人豪:指有志气的人。⑥芙蓉:荷花。⑦痴天:痴心的人(指自己)。⑧东南半壁:即中原。⑨英物:杰出的人才。⑩蛾眉:指女子的眉毛。①忍听:怎忍心去听(弹筝时)?

译文:面对钱虏的侵扰,奴仆的作乱,天地间一片臭腐,真叫人羞愧。即使有雄心壮志,又有何用呢?生死也不过是平常事,但那荷花却为何与我如此仇怨?我誓死不向这世道屈服。

赏析:

辛稼轩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他的词风豪迈,慷慨激昂,具有极强的感染力。这首词就是他为传奇《醉乡春》所写的序言,通过咏鹦鹉洲前铁笛声的描写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激愤和不平。

上片开篇便以钱虏为妖、官奴作祟来描绘出一幅黑暗的社会图景。接着作者指出,在这污浊的世界中,那些有志气的人已经撑不住天空,而只求生存。这里既揭示了现实的黑暗,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又表现了他不愿与恶势力同流合污的坚强意志。下片由己身推到他人,进一步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悲愤。当年作者也曾伤心过,但恨只恨东南半壁学敝风偷,而自己却高竖起黄龙旗帜,希望收揽一切英才。然而这些才华横溢的人也被诬蔑谣言,被当作贼寇而收捕。面对这些无辜的人,作者只能将满腔的悲愤化作一首首凄婉的曲调,任其随江水向东流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