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里笺愁,愁边觅路。蒙蒙一片迷香雾。不堪笔下绘沧桑,哀成庾信江南赋。
舞蝶癫狂,啼鹃凄苦。落红却被东风误。几曾招得古时魂,秣陵春死斜阳暮。
踏莎行
笛里笺愁,愁边觅路。 蒙蒙一片迷香雾。不堪笔下绘沧桑,哀成庾信江南赋。
舞蝶癫狂,啼鹃凄苦。落红却被东风误。几曾招得古时魂,秣陵春死斜阳暮。
译文:
春风中笛声悠扬,书信中的忧愁如烟如雾。我在这茫茫的迷雾中,寻找着那通向故乡的路。我心中充满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忧虑,就像庾信笔下描绘的那样,江南的变迁让人心酸。
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杜鹃鸟在枝头上悲鸣哀啼。落花被东风吹散,无人能再召唤那些逝去的灵魂。我站在秣陵的黄昏下,望着夕阳西下,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悲伤和失落。
赏析:
这首《踏莎行》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这首诗通过生动的画面和细腻的描绘,将作者对家乡、亲人和朋友的深切思念表达得淋漓尽致,同时也展示了他对人生无常和社会现实的深刻感悟。
首句“笛里函愁,愁边觅路”以时空转换的方式开篇,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的迷茫与无助。笛声中蕴含的忧愁,如同浓雾般弥漫在诗人的心间,让他难以找到前行的方向。这里的“笛里函愁”,既指笛声中的哀婉之音,也暗喻了诗人内心的忧伤与困惑。他四处探寻出路,却始终无法摆脱内心的迷茫,这种迷茫与无助正是他在旅途中的真实写照。
第二句“蒙蒙一片迷香雾”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所处的环境。春风拂过,带来了阵阵花香,但那香气却如同一层薄雾,笼罩在整个空间之中。这层薄雾不仅遮蔽了视线,更让诗人感到一种难以名状的迷茫与压抑。这种迷茫与压抑不仅是对外界环境的感知,更是内心世界的反映,表达了诗人在面对未知未来时的无力感和恐惧感。
接下来两句“不堪笔下绘沧桑,哀成庾信江南赋”。诗人用“不堪”一词,表达了自己对过往岁月的无奈与遗憾。他觉得自己无法用笔墨去描绘那些曾经辉煌而如今已逝的历史,只能通过庾信的《哀江南赋》来感受那份沉痛与哀伤。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典故,将自己与庾信相联系,表达了自己在历史洪流中的渺小与无奈。同时,这也揭示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敏感与关注,以及他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深深眷恋。
最后三句“舞蝶癫狂,啼鹃凄苦。落红却被东风误”,则通过具体的景物和意象,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情感表达。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仿佛在嘲笑着生命的短暂与虚幻;杜鹃鸟在枝头上啼叫,声音凄厉而深沉,似乎在诉说着离别的痛苦与不舍。然而,这些美好的事物却被无情的东风所吹散,化为尘埃。这里的“东风误”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更是一种隐喻,暗示了人生中的无常与变迁,以及那些美好事物在瞬间即逝的命运。这种对无常与变迁的感叹,使得整首诗显得更加沉重而深刻。
这首《踏莎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人物情感的渲染,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以及对人生无常、社会现实的独特感悟。它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