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前、鸳湖曾到,斜阳来问烟雨。那时犹记春归后,满地落花如絮。怀往古。便解得凄凉,解得伤心赋。沉吟不语。听衰柳鸣蝉,声声细碎,似识悲秋苦。休重数。
更惹今番酸楚。此游兼乏俦侣。无心久向空庭玩,独倚阑干容与。君看取。剩有这、枯荷数梗临风舞。不成情绪。去败壁颓垣,几回寻觅,尚写旧诗句。

【注释】

买陂塘:即《卖花声·题西湖》,词人于淳熙五年(1178)秋在临安任上所作。重游:第二次游览。烟雨楼:杭州西湖的一座亭子,位于孤山北面。

鸳湖:即西湖,“鸳”指鸳鸯。

那时:二年前。

怀往古:怀念古代的人事。

解得凄凉:理解了凄凉的意思。

沉吟不语:默不作声地沉默着。

衰柳:枯萎的柳树。

鸣蝉:秋天里树上的知了不停地鸣叫。

更惹今番酸楚:更引起今天的伤感和痛苦。

此游:这一次的游玩。

俦侣:同游的人。

独倚阑干容与:独自靠在栏杆上徘徊不定的样子。

君看取:请你看。

这、这:语气词。

不成情绪:不能成全的心情。

败壁颓垣:倒塌的墙壁,破败的墙头。

【赏析】

这是一首悼亡词,表达了词人对逝去妻子的怀念之情。上片回忆与妻一起游览杭州西湖的情景,抒发了对亡妻的怀念及悼亡之意;下片描写自己独处时的悲伤心情,以及寻觅旧诗词表达思念之意。全词情景交融,情感真挚,语言凝练含蓄。

起首三句写词人与爱妻在烟雨楼重逢,回忆起当年两人曾一同游览西湖,欣赏美景,共度欢乐时光。其中“鸳湖”是杭州西湖的别称,“斜阳来问烟雨”描绘了西湖烟雨朦胧、风景如画的美景,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然而,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随着岁月的流逝,词人的亡妻也离他而去,留下了许多遗憾和悲痛。词人此时回想起当初的往事,心中充满了怀念之情。

词人进一步描述了自己对逝去妻子的深深思念。他想起了妻子生前的种种往事,那些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以及她对自己的关怀和照顾,这一切都让他深感愧疚和悲痛。同时,词人也体会到了妻子对他的思念和牵挂之情。他意识到,自己不能再像以前一样,只顾自己享乐而忽略了妻子的感受。于是,他下定决心要更好地陪伴妻子,尽自己的所能去爱她、关心她、保护她。

最后一句“沉吟不语”暗示了词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他默默地凝视着眼前的景物,陷入了沉思之中。他想到了妻子曾经给他讲述过的那些故事和经历,这些往事让他想起了与妻子在一起时的美好时光,也让他意识到自己对妻子的思念和担忧之情更加强烈。因此,他选择不再多言,而是静静地感受着这份思念和孤独。

下片开始,词人转而描述了自己独处时的悲伤心情。他独自一人坐在空旷的庭院中,面对着落寞的景象和衰败的气息,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孤独感。他想起了过去与妻子一起欢度的时光,那时候他们曾经是那么幸福、快乐、无忧无虑。如今,妻子已经离开了他,留下的只是无尽的思念和伤痛。

词人通过想象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悲苦之情。他仿佛看到了一片枯黄的荷叶在风中飘荡,它们曾经生机勃勃,但现在却变得枯萎、凋零。这些荷叶象征着词人心中的希望和寄托,而现在却已经化为泡影。他想起了妻子曾经给予他的关爱和支持,这些温暖的情感让他感到欣慰和满足。然而现在,他却无法再继续这段美好的回忆了。因为妻子已经离他而去,留下的只剩下无尽的思念和悲伤。

结尾三句“去败壁颓垣,几回寻觅,尚写旧诗句”,进一步描绘了词人对逝去妻子的深切追思。他想象着自己在妻子生前居住过的房间里搜寻着那些破旧的墙壁和残垣断壁,试图寻找到妻子留下的任何痕迹。然而,无论他走到哪里,都找不到妻子的影子。只有那些散落在地上的诗稿和字迹,还依稀可见她曾经写下的一些诗句和文章。这些文字成为了词人内心深处最珍贵的记忆和遗物。

这首词通过对夫妻二人在烟雨楼相遇的情景进行了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他们之间深厚的感情和美好的回忆。同时,词人又通过回忆与妻子共同度过的快乐时光和思念之情,表达了自己对亡妻的深切怀念和哀悼之情。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情感色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