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杖上高峰。浩荡吾胸。万方秋气四山同。纵览无分南北,海阔天空。
路转遇长松。兀立当风。奇枝岁久欲成龙。巨臂横伸吁可怕,盘马弯弓。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赏析。首先要分析诗歌的题材,然后看作者是如何表现主题,最后看作者通过这些手法在表现诗歌主旨时所运用的主要艺术手法(如修辞、表达方式等),还要考虑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创作背景。解答这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内容,并结合诗歌的注释及题目进行具体分析,注意从内容、语言、技巧等方面理解作诗意图,体会诗人的情感。

这首诗写重阳节登北高峰观海景,抒写了胸襟壮阔、志向高远之情。首句“策杖上高峰”,点明登山观海的时间是重阳佳节,地点在高峰之巅。这两句是全篇的序言,为下文的描写作了铺垫。第二句“浩荡吾胸”,写登上高峰后放眼四望,胸中激荡的壮怀激烈之情。“万方”即四面八方,意指祖国的山河大地。三、四两句写登临高峰之后所见景色:“纵览无分南北,海阔天空。”这里以“南北”对“东西”,“海阔”对“天高”,用对比手法强调视野之广阔,境界之辽远;以“无分”对“有分”,“盘马弯弓”对“长松”,突出自己胸怀之开阔和抱负之远大。

第五句“路转遇长松”,紧承前句,描绘了一幅松树挺拔苍劲的画面。第六句“兀立当风”,“兀”字形容松树直干独立,耸入云霄;“当风”则写出了松树迎风不倒的顽强精神。

最后两句“奇枝岁久欲成龙”,“龙”字比喻松树的枝干苍劲有力,像一条巨龙盘曲着;“欲成龙”,则说明松树生命力旺盛,枝干茁壮。而“盘马弯弓”则是写长松挺拨的姿态,好像一匹马儿正拉弓瞄准。这一联将长松比作神龙、良骥,生动地表现出松树苍劲挺拔、生机勃勃的风貌,也暗寓了诗人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答案】

示例:重阳节登北高峰

策杖上高峰。浩荡吾胸。万方秋气四山同。纵览无分南北,海阔天空。

路转遇长松。兀立当风。奇枝岁久欲成龙。巨臂横伸吁可怕,盘马弯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