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蒂香含,荷衣红褪。溪堂一雨炎敲尽。湿萤时堕两三星,寂寥最是黄昏近。
抛却冰纨,调将玉轸。天涯空有平安信。病馀情绪易伤秋,方花小簟眠难稳。
【解析】
1.本首词的上片写夜坐的情景。首句中的“兰蒂”指茉莉花,“荷衣”指荷花,“红褪”指荷花凋谢,“溪堂”指临水的亭子,“炎敲尽”形容夏雨猛烈。第二句写雨中所见,“湿萤”为雨打湿了萤火虫,“时堕两三星”即偶尔有萤火虫坠落于地。第三句写黄昏时分的感受,此时天色渐暗,所以感觉寂寞。
2.本首词的下片写夜卧的感受。起句用典,“抛却冰纨”意为放下身上所披的薄纱,“调将玉轸”,意为拨弄着玉弦乐器,这里指拨动琴弦。“天涯空有平安信”意为远方只传来平安的消息,而自己身处异地却无法收到,所以感到孤独凄凉。“病馀情绪易伤秋”意为身体虚弱的人容易伤感,因为秋天到了万物凋零的季节,所以心情更加伤感。最后一句“方花小簟眠难稳”意为刚刚铺好床席准备睡觉,但因为心情烦乱难以安定下来。
3.本首词上片主要写夜坐时的景色、感受与活动;下片则主要写夜卧的心情和感受。全词以“夜坐”开头,然后由夜坐过渡到夜卧,前后呼应。词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幅宁静优美的夜晚图景,同时表达出作者的孤寂之感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4.本首词的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清幽静美,感情真挚深沉,是一首别具一格的咏物词。
【答案】
踏莎行
夜坐
兰蒂香含,荷衣红褪。溪堂一雨炎敲尽。湿萤时堕两三星,寂寥最是黄昏近。
抛却冰纨,调将玉轸。天涯空有平安信。病馀情绪易伤秋,方花小簟眠难稳。
译文:
茉莉花香四溢,荷叶已经枯黄。在溪边的亭子里淋了一场大雨,热浪被雨水打得无影无踪。萤火虫飞来飞去。我独自坐在窗前,看着它们不时坠落在窗外。天边渐渐昏暗起来,我的心情也变得寂寞起来。
我把身上的薄纱衣服脱下来,把玉弦琴放在桌上。虽然身处异地,我却得不到任何消息。身体已经虚弱无力,心情更加感伤,因为秋天的到来。刚铺好的竹席还未来得及入睡,就被我的愁绪搅得难以安稳。
赏析:
这首词作于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中秋之夜。词人独宿在临水的亭子里,看到外面淅沥的小雨和空中飞舞的萤火虫,又听到远处断断续续的钟声和自己的琴声,便想起了远在故乡的家人朋友,内心充满了寂寞惆怅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