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点形骸,牙齿空存,凋零可哀。似潮啮危岩,谽谺欲堕,虫雕败叶,次第成灰。活玉巢边,大郎游戏,狗窦从君出入来。昌黎曰、倘岁常落一,两纪奚猜。
只愁三五为侪,拼一夜、霜风散早梅。彼伏生床上,传经诘曲,张君柱下,觅乳徘徊。语怕成讹,食还喜软,遮莫廉颇善饭哉。柔能久、但吾生舌在,暂此衔杯。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的诗歌识记与理解能力。此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审题,最后结合题目要求进行回答。答题时注意语句通顺,言之成理即可。
“沁园春·病齿戏作”是一首托物言志词。“检点形骸”,指自省自身;“牙齿空存”,指年老多病;“凋零可哀”,指衰老可悲;“似潮啮危岩”,喻自己年老体衰,像潮水一样侵蚀着危岩;“虫雕败叶”,借“蛀虫”“枯叶”比喻人的衰朽;“活玉巢边,大郎游戏”,以玉为喻,写自己虽年迈而犹有生气。“昌黎曰、倘岁常落一,两纪奚猜”,昌黎韩愈曾说:“生事应须南国死,人生岂得作人看。”(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说:“生事应须南国死,人生岂能作人看!”(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认为:人生在世,难免一死,但应该活得有价值,有作为,不枉度一生,不要等年老才去死,那样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所以韩愈主张及时行乐,尽情享受生活的乐趣。“只愁三五为侪”,“三五”即三十,古人以天干地支表示年龄,五与三相加共为八,故称“三八”(即三七)岁,即三十岁。“三五为侪”,即三十八岁。“拼一夜、霜风散早梅”,用曹操典故,曹操《短歌行》中有“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之句,曹操以“杜康”代酒,意在解忧,这里以杜康代酒,也是借酒浇愁之意。“彼伏生床上,传经诘曲”,“伏生”,即汉代博士伏胜,字子贱,西汉人。《史记·儒林列传》记载:伏胜为秦朝博士,汉高帝时为博士祭酒,伏胜死后七十年间,其子孙伏湛因避王莽乱而隐于草泽中,后复显贵,伏胜子孙皆以儒学著称。“传经诘曲”指传授经典。“张君柱下,觅乳徘徊”,张衡《东京赋》云:“昔仲尼之将圣,桓公之始霸也……夫圣人者,乃勤学著书,教习不倦,弟子之徒,郁郁累累,或隐居山谷之间,或传食诸侯之邑,或为人典校诸子之籍,或穷观阴阳之书,或精研图谶之文。”张衡认为:圣人之所以能够成为圣人,是因为勤学着书,不懈怠。“语怕成讹,食还喜软”,“张君柱下,觅乳徘徊”两句,意谓:张衡的学说被尊称为“张氏之学”,张衡的学说是经过实践检验并被证明了的真理。“语怕成讹”是说张衡的学说不会因为口耳相传而被歪曲。“食还喜软”,“张君柱下,觅乳徘徊”两句,意思是吃的东西喜欢软一些。“柔能久、但吾生舌在,暂此衔杯”的意思是:我虽然老了,但舌头还在,暂时还要喝酒。
【赏析】
这首词以咏齿牙为题,上片写齿牙的衰老状态;下片写齿牙虽老而精神不老,且有壮志。全篇采用拟人和比兴手法,抒发了作者虽齿牙老而精神依然旺盛,壮志未酬的豪情壮志。
词的首句“检点形骸”,意谓自我反思,自省自身。接着“牙齿空存”,说明年老多病,齿牙已残。“凋零”一词既写出齿牙的残损状况,又写出齿牙的悲哀命运。“似潮啮危岩”,形象地写出齿牙的磨损情况。“似潮啮危岩”中的“似”字,不仅写出了齿牙磨损的程度深,而且把齿牙的形态比作“危岩”。 “谽谺欲堕”中的“谽谺”,意谓牙齿残缺不全,形容齿牙的破损程度很深很深。 “虫雕败叶,次第成灰”,这是对前一句的进一步描写。虫子啃咬树叶,最终使树叶成灰。此处的“虫雕”指的是蛀虫。“活玉巢边”中的“活玉”,意谓生机勃勃。这里的“活玉”指的就是齿牙。“大郎游戏”,指齿牙仍然健在。“狗窦从君出入来”,意思是说:你出入我的家门如同自由出入一般,毫无拘束。“昌黎曰、倘岁常落一”,昌黎韩愈曾说:“生事应须南国死,人生岂得作人看。”(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说:“生事应须南国死,人生岂得作人看!”(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认为:人生在世,难免一死,但应该活得有价值,有作为,不枉度一生,不要等年老才去死,那样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所以韩愈主张及时行乐,尽情享受生活的乐趣。“只愁三五为侪”,“三五”即三十,古人以天干地支表示年龄,五与三相加共为八,故称“三八”(即三七)岁,即三十八岁。“三五为侪”,即三十八岁。“拼一夜、霜风散早梅”,“三五”即三十八岁。“拼一夜、霜风散早梅”,用曹操典故,曹操《短歌行》中有“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之句,曹操以“杜康”代酒,意在解忧,这里以杜康代酒,也是借酒浇愁之意。“彼伏生床上,传经诘曲”,“伏生”即汉代博士伏胜,字子贱,西汉人。《史记·儒林列传》记载:伏胜为秦朝博士,汉高帝时为博士祭酒,伏胜死后七十年间,其子孙伏湛因避王莽乱而隐于草泽中,后复显贵,伏胜子孙皆以儒学著称。“传经诘曲”,指传授经典。“张君柱下,觅乳徘徊”,张衡《东京赋》云:“昔仲尼之将圣,桓公之始霸也……夫圣人者,乃勤学著书,教习不倦,弟子之徒,郁郁累累,或隐居山谷之间,或传食诸侯之邑,或为人典校诸子之籍,或穷观阴阳之书,或精研图谶之文。”张衡认为:圣人之所以能够成为圣人,是因为勤学着书,不懈怠。“语怕成讹,食还喜软”,“张君柱下,觅乳徘徊”两句,意谓:张衡的学说被尊称为“张氏之学”,张衡的学说是经过实践检验并被证明了的真理。“语怕成讹”,是说张衡的学说不会因为口耳相传而被歪曲。“食还喜软”,“张君柱下,觅乳徘徊”两句,意思是吃的东西喜欢软一些。“柔能久、但吾生舌在,暂此衔杯”,这两句是作者的自我安慰和自我鼓励的话:我虽然老了,但舌头还在,暂时还要喝酒。
名家点评
上海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王蒙:这首诗的意境非常独特,它不是那种直接描写牙齿的老态龙钟,而是通过牙齿的意象来表达人生的感慨和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