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空柳絮。似断云独鹤,飘泊难遇。写怨尘途,绾带题襟,蒲觞预约相聚。清波远照三湘影,不肯放、屈平醒去。泛中流、静夜弹棋,落子忽惊松雨。
盛事莫嫌无据。藉右军笔阵,亲记游处。属玉桥边,潮信初生,可著龙舟飞翥。尊前一半苍颜叟,喜济胜、尚骄童孺。遣紫骝、重觅妖姬,谱我荐春新句。
一萼红
漫空柳絮。似断云独鹤,飘泊难遇。写怨尘途,绾带题襟,蒲觞预约相聚。清波远照三湘影,不肯放、屈平醒去。泛中流、静夜弹棋,落子忽惊松雨。
盛事莫嫌无据。藉右军笔阵,亲记游处。属玉桥边,潮信初生,可著龙舟飞翥。尊前一半苍颜叟,喜济胜、尚骄童孺。遣紫骝、重觅妖姬,谱我荐春新句。
【注释】
①一萼红:词牌名。此为双调小令。上下阕各六句五仄韵。上片起首二句:“似断云独鹤,飘泊难遇。”以“似断云”形容飘渺不定的孤鹤;用“飘泊难遇”来表达作者对孤独寂寞的生活的感受。
②“写怨”两句:意谓在仕途路上遭遇挫折时,有志难伸,有怨不得抒解。挽带(wǎn dai)题襟(jīn),都是古人赠别时的雅称。这里指诗人与朋友分别后,思念友人之情难以排解,故以蒲觞邀约,约定下次再会。
③“清波远照”四句:言水远可以映出三湘之地的影子,但屈原的《离骚》却不肯醒来。屈平,指屈原。三湘,传说中地名。这里是比喻诗人自己的诗。
④“泛中流”四句:言自己虽已年老,仍想乘龙舟遨游江湖,畅快地欣赏大自然的美好。中流,指江心。
⑤“尊前”两句:言在酒宴上见到许多白发苍苍的老人,心中欢喜,因为他们能尽情享受欢乐,而年轻人则还幼稚天真。尊前,指酒宴之中。
⑥“遣紫骝”二句:言派一匹紫色的骏马,去寻找那些美丽的女子。紫骝,指紫色的骏马。妖姬,美艳的女子。
赏析:此词咏叹人生,表达了作者壮志未酬、年华易逝的忧愤不平之心。
上半阕写景抒情,借物寓情。“漫空柳絮”三句,是全词之眼。「漫空」二字,极言柳絮之多也。柳絮随风飘荡,如断云一般无依无托。这一句写景,既切合柳絮的特点,又暗含诗人飘泊无定的生活。“写怨”两句,是说在这漫长的宦海生涯中,他遭受到种种挫折和打击,无法向人倾诉心中的怨恨。
下半阕写景抒情,进一步抒发了词人内心的忧愁。“清波远照”三句,写诗人站在江边远望,看到江水远去的地方,可以看到洞庭湖的倒影。然而屈原的《离骚》却不肯醒来。这一句写景,既是实景又是象征,象征着屈原的诗歌永垂不朽。“泛中流”四句,写诗人虽然已经年老,但仍然渴望像当年一样乘龙舟遨游江湖,畅游自然。这里的“中流”,指的是江中心,也就是长江中间的一段。“静夜”两句,写词人想象着在静夜中弹琴下棋,忽然之间被一阵松涛声所惊醒,原来是一位老人正在弹琴。这里的“静夜”是指夜晚寂静的时候,“松雨”指的是弹奏出的琴声如同松涛一般悠扬动听。这两句通过描绘一幅宁静的画面,表达了词人内心的激动和喜悦之情。
全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豪放不羁的一面,又有婉约细腻的一面,堪称一首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