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词仙、后先初度,饯秋才过几日。秋花秋柳今犹健,想像泉明丰格。曾亲见。锦绣好、江山忽变狉榛俗。愁添白发。每星晚霜晨,把年时事,向索郎重说。
休太息。轻负林栖岁月,清闲终是难得。好精著述名山业,殊与尘劳有别。强自释。聚洛社,耆英自寿词先拍。各歌一阕,尽阳春白雪,兴高采烈,欲击唾壶缺。

【注释】

摸鱼儿:词牌名。又名《万俟吉祥》、《醉蓬莱》等。单调,双调九十七字,上片四仄韵,下片六平韵。

两词仙:指张孝祥的词集《于湖居士文集》。两词仙,即“张于湖”。

后先初度:后唐明宗时,中书令冯道年老退休,每遇生日,朝廷赐宴庆贺,称为“后先初度”(见《宋史?冯道传》)。这里用其意。

饯秋:饯别秋季,泛指送别。

泉明丰格:泉明,晋代人王献之,小字阿奴。他年轻时曾以书法见称,后来成为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女婿,王羲之以女儿妻之。王献之有《洛神赋十三首》,相传是仿照曹植的《洛神赋》而作的。王献之的字体丰美劲健,所以这里借王献之比张孝祥。

狉榛俗:野草荒丛。

索郎:指苏轼。苏轼号东坡先生。

林栖岁月:隐居山林的生活。

清闲:闲适安静。

名山业:著书立说的事业。

殊:很,极。

耆英:指年高德劭的官员。

耆英自寿词:指张元干《水调歌头·岁寒堂记》中的词。耆英,指年高德劭的人;自寿词,指自己为自己写的祝寿词。作者自比为年老的张元干。

阳春白雪:原指战国时楚国的高士楚狂接舆在《凤兮风兮》中说的“凤兮风兮,变化万姓”,后来比喻美好的诗文。这里用其意。

兴高采烈:兴致很高,精神饱满。

击唾壶缺:用唾壶作为乐器,击鼓以助兴。这里指击节歌唱。

【译文】

两词仙、后先(指张元干)刚刚度过他们的生日,才过了几天秋天就到了。秋花秋柳现在仍茂盛,想象泉明(指张元干)丰美的书法风格。我亲自看见过,锦绣般的美景,江山突然变成了荒凉的草木丛生的地方,忧愁增添白发。每想到这些就心如黄昏的寒霜、清晨的露水一样,把过去的事情再跟苏轼说一次。

不要过于悲伤了。轻负着隐居山林生活的岁月,清闲终是难得。要精进地著述,成就一番不朽的大名。这实在是与尘世的烦恼有区别的。一定要努力解脱,聚洛社(指张元干所创立的社团),耆英自寿(指自娱娱己)。每个人都唱一首词,尽兴地歌颂美好的春天,想要击破唾壶上的缺处。

【赏析】

此词是南宋词人张元干的酬赠之作。张元干和张孝祥都是南宋初期的抗金英雄,两人同为“张于湖”(见《宋史》本传),故有词友之称。张元干曾因直言敢谏而被贬谪,后得赦归故里,过着隐居生活。张孝祥也因遭奸人构陷而贬官,两人相约不仕伪朝,并互相酬答诗词,表达彼此间的深厚友谊。这首酬谢词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

全词可分为三段。前五句写两人相识相知的过程,表达了词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起首两句点出两人的相遇及年龄差距,并暗指两人均是文坛巨擘,以此表明词人的自负与豪情壮志。第三句写词人在与友人的交往中,感受到了友人深厚的情谊,因而倍感亲切。第四句进一步说明词人对友人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明词人与友人之间的友情深厚无比。

接下来五句写词人在与友人的交往中,看到了友人的才华横溢。第五句以泉水比喻友人的书法,既赞美了友人的书法之美,又表现了词人的羡慕之情。第六句写词人在与友人的交往中,见证了友人的人品之美。第七句以野草荒丛形容友人的人格魅力,既表现了友人高尚的品格,也表现了词人的敬佩之情。

最后五句写词人在与友人的交往中,体会到了友人对词坛的巨大贡献。第八句以“殊”字强调了友人的贡献之重大。第九句直接指出友人是年长者,因此应该为他祝福长寿。第十句则通过典故,表明了友人对自己的期待和自己的决心。

整首词通过对两人相识相知的过程的回忆,表达了词人对友人深沉的友情和崇敬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词人自身才华和抱负。词中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激情与豪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