馀生如此树,值深秋,萧瑟落江潭。似杜陵老去,支离南北、飘泊东南。前度婆娑生意,对此复何堪?远眺秋江净,露出精蓝。招呼儿童净扫,与樵青竹里,烹茗清谈。
问归根何处?此理正遐覃。是天时,冬藏秋敛。向招提,问讯老瞿昙。齐解脱,与坠车醉者理相参!

潇潇雨落叶,馀生如此树,值深秋,萧瑟落江潭。

似杜陵老去,支离南北、飘泊东南。

前度婆娑生意,对此复何堪?

远眺秋江净,露出精蓝。

招呼儿童净扫,与樵青竹里,烹茗清谈。

问归根何处?此理正遐覃。是天时,冬藏秋敛。

向招提,问讯老瞿昙。齐解脱,与坠车醉者理相参!

【注释】:

①潇潇(xiāo xiāo):形容雨声密集而连绵不断。

②余生:指自己的一生;此指作者本人的一生。

③值:正值。

④杜陵:地名,在今陕西长安县东。

⑤支离:散乱;不齐整。

⑥婆娑(pó sōu):同“婆娑”,形容姿态婀娜、轻盈。

⑦精蓝:湛青的蓝色。

⑧招呼:呼唤、召唤。

⑨齐解脱:一同摆脱俗累,达到解脱。

⑩坠车:指因车子失事而坠落。这里借指佛教中的“堕地狱”。

⑪遐覃:遥远延伸。

⑫冬藏春敛:冬天收藏,春天收敛。比喻事物的生长过程。

⑬招提:梵语”Sāstra”的音译,指佛寺。

⑭瞿昙(qú tān):古印度人名,释迦牟尼的老师,姓瞿昙氏。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以写景为主,寓情于景,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和对佛法的向往。全诗共八句。前六句写景,描写一幅深秋时节的山水画卷。后两句抒情,抒发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佛法的向往之心。

第一二句,诗人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的山水画卷。画面上,潇潇的秋雨洒落在落叶之上,使得这片树林显得更加苍凉凄美。诗人用“余生”二字来形容自己的一生,暗示着自己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尽头。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第三四句,诗人继续描写这幅山水画卷。他看到这片树林如同杜陵的老树一样,已经支离破碎、四处飘荡。这里的“支离”一词,既形容树木的枝叶散乱不堪,也暗喻了诗人自己的人生状态。这种漂泊不定的生活让他感到无比痛苦,因此发出了“对此复何堪?”的感叹。

第五六句,诗人将镜头转向远处的天空和江水。他看到那片江水在秋天的阳光下显得格外清澈,仿佛能映照出天空的颜色。同时,他也注意到了一群小孩正在清理江边的垃圾,他们的动作干净利索,如同一群僧人在修行。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和谐美好的生活画面,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第七八两句,诗人将目光转向了山林深处的老僧那里。他看到那位老僧正在与年轻人一起讨论佛法问题,彼此之间交流心得,相互启发。这种交流不仅让他们的思想得到了升华,也让他们的心境变得更加宁静。这两句诗通过对比的方式,展示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图景。

这首诗通过描写一幅深秋时节的山水画卷,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它也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佛法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