妆余易懒,向小窗书字。戏学簪花恁妍媚。乍箫边风悄,镜背鸾低,才一笑、又转碧纱㡡里。
夜来人未醉,烛泪偷零,偏管人间别离事。烧了博山香,小雪才过,浑不道、夜寒如此。怅鬓影、樊川半凋零,问甚日重逢,曲屏山底。
【注释】
①妆:化妆。易懒:容易倦怠。向小窗:对着小窗户。书字:写写字。②“戏学簪花”二句:意思是说,我试着像女子一样把花插在发髻上,多么妩媚娇艳。簪(zān)花:插花;梳妆时把花插在发髻上。恁(nen):如此,这样。妍媚:美好。③箫、鸾:指笙和笛子,古代乐器。④碧纱幕:用碧绿的纱做成的幕帐。㡡(kòu):同“绉”,皱纹。⑤“烧了”句:意思是说,烧了博山香,但雪才下,天气还很寒冷。博山:即博山炉,古代一种熏香器具,用博山石制成,故称。⑥樊川:唐代白居易号,这里泛指友人的名字。⑦曲屏山:曲折的屏风,这里泛指友人的名字。底:末了。⑧樊川:唐代白居易号,这里泛指友人的名字。
【赏析】
此词为作者与友人纪恨的作品,共三阕。上片写闺怨,下片写离恨。全词以女子的口吻抒写闺中之怨,语言清新,感情真挚,是一首别有风味的抒情小词。
上阕起首两句写女子打扮好之后,就打开窗户,坐在小凳上,拿起笔来写字。她学习着女子的样子,把花朵插在头上,十分娇娆妩媚。第三句写她在吹箫的时候,看到自己镜中的倒影,也低垂着头。第四句写自己刚刚一笑,又转过头去,躲在帘帷后面去了。
下阕写闺中女子对离别之事的感伤。第五句写女子晚上还没有醉,烛泪已经滴落下来,她只是管别人家的儿女们别离的事情。第六句写女子烧了博山香,但下雪了,天气还是那么寒冷。第七句写女子怅然地想到自己的头发已经半白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重逢。第八句写她问友人何时才能再见一面,在屏风下面相见。
这首词以闺怨为主题,描写了一个女子思念爱人的心理活动。全词语言清新自然,感情真切细腻,构思巧妙别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