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阑角,正花枝低袅。曾共春人倚阑笑。属横塘那畔,双宿鸳鸯,切莫待、翠盖亭亭枯了。
珠帘留一般,等得侬来,还怕红楼上灯早。刚是月初三,直恁娇多,画不出、两眉纤小。恨玉漏、宵深渐催人,祝海水添伊,也应嫌少。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理解及语言表达简明、连贯的能力。解答此题,考生需先通读全诗,了解内容大意和思想感情,然后逐句分析,最后综合归纳,形成答案要点。

本题的考点是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请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然后明确答题范围,本诗为宋代词人柳永的作品《洞仙歌·和友人纪恨三阕》。解答时要先解释词语在诗中的意思,然后分析词语在句中结构的作用,最后总结整首词的主旨。

  1. 第一句“夕阳阑角,正花枝低袅”,写景,描绘出一幅春日黄昏时分的景象。
  2. “曾共春人倚栏笑”一句,点明人物,与第二句“属横塘那畔”相照应,说明所描写的人正是作者的朋友。
  3. “属横塘那畔,双宿鸳鸯,切莫待、翠盖亭亭枯了”一句,写景,进一步描写景物,表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之情。
  4. “珠帘留一般,等得侬来,还怕红楼上灯早”,写景,描绘出了一幅红楼珠帘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朋友依依不舍的情感。
  5. “刚是月初三,直恁娇多,画不出、两眉纤小”,写景,进一步描绘了月夜之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6. “恨玉漏、宵深渐催人,祝海水添伊,也应嫌少”一句,写景,描绘了月夜之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答案】
    示例:
    ①夕阳(夕阳)阑角(落山)低袅(轻盈飘动)。
    ②曾经(过去常常)与春人(春天里的人物)倚栏(倚靠栏杆)而笑(欢笑)。
    ③属于(属于)横塘(水边)那边(那边),双宿鸳鸯(双栖鸳鸯)啊(啊),千万不要(千万不要)等到(等到)你(我)的翠盖亭亭(翠绿的鸟巢)枯了(凋谢了)。
    ④珠帘(珠帘)留住一样东西(一样东西),等得到我来了(来到),还恐怕红楼上的灯火(灯光)早早亮起(明亮起来)。
    ⑤正好(刚巧)、月初三(农历月初三),你直那样娇嫩美丽,画(画)不出来(无法画出)。
    ⑥恨(遗憾)着玉漏(计时器,即漏壶)、宵深(夜晚)渐渐催人(催促人),祝愿(祝愿)海水增添他(他)、也(也)应该嫌太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