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院深深帘影悄。心字篆烟微袅。听琵琶、欲拨相思调。花前也、微微笑。樽前也、微微笑。
到得而今分散了。腊泪溶溶晓。便梦中、有路浑难到。春风也、侬知道。春雨也、侬知道。

【注释】

①两江:这里泛指两地。代内:代指情人之间。

②深院:指深幽的庭院。帘影悄:帘子的影子悄然无声地移动。

③心字篆烟微袅:篆刻着“心”字的香烟缓缓升起。篆烟,古时用篆字雕刻在青铜器、玉器、陶器上作为装饰的图案,这里指“心”字形的香烟;微袅,轻轻摇曳的样子。

④听琵琶:听见弹奏琵琶的声音。

⑤花前也、微微笑:在花丛中也微微地笑。

⑥樽前也、微微笑:在酒樽旁边也微微地笑。樽,酒杯;前也,前面。

⑦到得而今分散了:如今却要分别了。到,到达;今,现在;分,分开;了,完结。

⑧腊泪溶溶晓:腊月里流下的眼泪像融融春水一样清澈透明。腊,腊月;溶溶,形容水流的流动的样子;晓,早晨。

⑨便梦中、有路浑难到:即使梦里也有办法,但到了那里又怎么行得通呢?浑,副词,完全、都;到,达到;浑,全部的意思;梦,做梦;浑难到,无论如何也达不到。

⑩春风也、侬知道:春风也知道。侬,你。

【赏析】

这是一首情思缠绵的小令,写女子对情人的深切怀念。

第一句:“小院深深帘影悄”,点明时间、环境。小院深深,表明女子独处深闺,孤独寂寞。帘影悄悄,表明女子的心情是孤寂、惆怅和忧郁的。“心字篆烟微袅”,写女子在思念之情的驱使下,在灯下不停地书写着相思的诗句。“篆烟”,指“心”字篆刻的香烟。“微袅”,轻轻摇曳的样子。“微袅”一词,不仅写出了香烟缭绕之状,还表现出女子内心的愁绪和思绪的纷繁。

第二句:“听琵琶、欲拨相思调。”女子听到琵琶声,心中泛起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情不自禁地想要弹奏一曲表达自己的相思之情。《霓裳羽衣歌》是唐代诗人张祜创作的一首琴曲歌辞。此曲以描写仙女弹《霓裳羽衣曲》为题材,描绘了一个虚幻的仙境,抒写了仙女们思念君王而难以排解的愁苦心情。《霓裳羽衣曲》,相传为唐天宝年间,西凉节度使杨敬述所制。据白居易《霓裳羽衣歌序》载,此曲由太常乐工人曹保师传授给梨园弟子雷海青,后传入宫中。白居易《霓裳羽衣歌和李相国诗》云:“旧传霓裳音,本自玄真语。乃知仙家事,多是凡人处。此舞本天上,岂关人世暑!多因美妇人,尽妆出宫掖。一散满世间,万人皆轻贱。”

第三句:“花前也、微微笑。”花前,指百花盛开的地方,这里指女子在花丛中微笑着,这笑容中充满了幸福和甜蜜。花前也、微微笑,女子在百花盛开之处也微笑着,这笑容中流露出对爱情的渴望和向往。

第四句:“樽前也、微微笑。”酒樽前的女子也在微笑着。樽前也、微微笑,与前面的花前微笑相呼应,进一步渲染出女子内心的快乐和满足。

第五、六句:“到得而今分散了,腊泪溶溶晓。”自从两人分别以来,到现在还没有团聚在一起。到了腊月的时候,泪水已经像融融春水一样清澈透明了。到了而今,还没有团聚在一起。到,到达;今,现在;分,分开;了,完结。“到得而今分散了”,表达了女子对分离的痛苦和无奈。“腊泪溶溶晓”,腊月里流下的眼泪像融融春水一样清澈透明了。这里的泪水,既是思念之情的自然流露,也是女子对自己不幸命运的哀叹和无奈。

最后两句:“便梦中、有路浑难到,春风也、侬知道。”即使梦境中也能相见,但到了那里又怎么行得通呢?春风也知道。这句诗以设问的形式,表达了女子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春风虽然能够感知到人间的情感变化,但却无法帮助女子找到心中的爱人。春风也知道,但却无能为力。

全词通过描绘女子在深宅深院中独自思念远方亲人的情景,展现了她内心的喜悦、满足和痛苦、无奈交织在一起的矛盾心理,表达了她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