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游丝飘绣阁。画旗闲却秋千索。翡翠帘垂深院落。春梦恶。金炉篆袅无人觉。
可奈风光今又昨。伤心独对葡萄幄。嫩柳三眠丝正弱。风如削。惜花几度探红药。
《渔家傲 · 春夜》是清朝诗人彭孙遹的作品。以下是这首古诗的详细解读:
诗意解读:诗的第一句“多少游丝飘绣阁”描绘了春天夜晚,无数游丝在空中飘动的景象,给人一种轻盈飘逸的感觉。“画旗闲却秋千索”则通过画旗闲置的情景,表达了一种静谧和孤独的情绪。接着“翡翠帘垂深院落”和“春梦恶”两句,诗人通过对翡翠帘子垂下、春天梦境的描写,传达了一种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和怀念。
关键词注释:在这首诗中,“游丝”是指随风飘动的蜘蛛丝或柳絮等轻盈之物,象征着轻盈与飘逸。“翡翠帘”则是用来形容窗帘颜色鲜艳如翡翠,增添了一份美丽和宁静。“春梦恶”表达了诗人对春夜美好梦境的遗憾和无奈。“金炉篆袅无人觉”中的“金炉”,可能指的是燃烧香料的香炉,而“篆袅”则形容炉烟缭绕的样子。
译文:多少游丝飘扬在华丽的阁楼上。画旗闲置,秋千的绳索也搁置一旁。翡翠般的帘子低垂,笼罩着深邃的庭院和深深的院落。在这春意盎然的夜晚,美好的梦境似乎都消失了。我独自对着葡萄架沉思,嫩绿的柳条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什么。风儿似乎被削得异常锋利,吹过花丛时发出细微的声音。
赏析:《渔家傲·春夜》以细腻的语言描绘了春天夜晚的景象和情感。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写,传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状的无奈。这种情感表达,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淡淡的哀愁和对美好过去的留恋。同时,诗中的景物描绘也非常生动,如“游丝”、“画旗”、“翡翠帘”、“春梦”等,都给人以视觉和感官上的享受。
《渔家傲·春夜》是一首充满诗意和美感的古代诗歌。通过对春天夜晚景象的描绘,传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高超艺术技巧,也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学的深厚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