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棹西泠,苍翠四合,中有幽人独语。怯御道官槐,咽寒高处。日暮秋山驿路。莫认是、临歧阳关谱。抱故宫红叶,寻消问息,几经风露。
谁诉。甚凄楚。岂懊恼西风,尽情倾吐。算曾蜕初衣,也緌冠素。自怨齐宫鬓薄,奈还有、歌声招人妒。算绝调、弦谱中郎,毕竟知音迟暮。
【注释】
无闷:即“有闷”,意谓烦闷。西湖:杭州西湖,又名西泠、西溪等。
一棹:指划着小船。
西泠:古地名,今浙江杭州市西南一带地方。
苍翠:青绿色。四合:环绕周围。
幽人:隐士。语:吟诵。
怯御道:畏惧官道。
咽高:声音低微。
秋山驿路:秋天的山间驿路上。
莫认是、临歧阳关谱:不要以为是《阳关三叠》。
故宫:皇宫。红叶:指代落叶。
曾蜕初衣:曾经蜕下初生的蝉衣。
齐宫:齐国宫廷。
自怨:自己抱怨。齐宫鬓薄:指齐宫中的宫女头发短少,形容年轻美貌。
奈还有、歌声招人妒:但又有歌喉吸引人的嫉妒。
中郎:东晋时著名音乐家桓伊,字南集,善弹琵琶,为王徽之所爱。
【赏析】
本词以西湖为背景,描写了一个在深秋季节乘船游览西湖的游子,在听到凄楚的蝉鸣时,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无闷》。
上片起笔写游子乘船游览西湖的情景。开头“一棹西泠”,点明地点;接着“苍翠四合”,描写环境清幽、景色宜人的西湖。“中有幽人独语”,点出主人公,他正在湖边独自吟咏。“怯”与“咽”二字,描绘了他内心感受和环境氛围的交融。“日暮秋山驿路”句,写日暮时分,作者来到了一座秋山脚下的驿站,而此时正是蝉声渐起之时。这里,作者没有直接写出自己的感受,而是通过“莫认是、临歧阳关谱”,暗寓了自己的愁思。“抱故宫红叶,寻消问息,几经风露”,则进一步渲染了自己孤独凄凉的处境。
过片三句写主人公对蝉声的感触。这几句词句,表面上似乎是在诉说自己的苦闷,但实际上却表达了一种对自由生活的渴望。“谁诉”、“岂懊恼”,表明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算曾蜕初衣,也緌冠素”一句,既是对自己过去经历的回忆,也是对未来生活的向往。“自怨齐宫鬓薄,奈还有、歌声招人妒”,则是对前两句的总结和升华。
下片写主人公听到蝉鸣后的感受。“算绝调”三句,是主人公的自我反思。他认为自己的音乐才能虽然很高超,但却没有找到一个赏识他的人。最后一句“算绝调、弦谱中郎,毕竟知音迟暮”,更是表达了他对人生无常、岁月不待的感慨。
本词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深远含蓄,充分表现了一个孤独游子的情怀和对人生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