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迥人遥,幢虚云补,古今代谢堪惊。战垒凭花,游裙怜草,菜羹谁荐芳馨。南鸿归梦,空扪历、危楼上层。金尊愁对,迁客骚人,一例飘零。
逋仙祠宇西泠,几树梅花,同此凄清。浅水吟香,禅关读易,有缘猿鹤同听。世途安处,湖波稳、扁舟叶轻。余生都付,老我苍山,吊客青蝇。
【注释】
堂迥人遥:庭院深深,远远地看不见人。幢虚云补:旗帜空空,云气飘荡,仿佛是云彩补缀而成。菜羹谁荐芳馨:谁能为我送来美味的菜汤呢?
南鸿归梦:南方大雁归来了。空扪历:徒然抚摸着历日(一种古代计时工具)来纪念。危楼上层:登高望远。金尊愁对:对着酒杯发愁。迁客骚人:被贬谪的官员和诗人。一例飘零:一样地飘零失所。逋仙祠宇:陆游在《入蜀记》中说,他“卜居西泠东麓之孤山,筑室种梅,号‘梅花屋’。”逋仙:指陆游,因为字陆游,所以称陆游为逋仙。世途安处:世上的道路在哪里?湖波稳、扁舟叶轻:湖水平静如镜,扁舟随风轻摇。余生都付,老我苍山:我的余生都交给了苍山,即山野隐士生涯。吊客青蝇:有客人来吊唁,青蝇飞舞,比喻有人来诽谤。
【译文】
庭院深邃幽静,远远看不到人影。旗帜空空,云气飘荡,好像是由云彩补成的。谁为我送美味的菜汤?
南方的大雁回来了。徒然抚摸着历日以纪念。登上高楼,眺望远方。对着酒杯发愁。被贬谪的官员和诗人一样,一样飘零失所。漂泊在江湖中的诗人,哪里才是他们隐居的地方呢?
【赏析】
这首词作于淳熙六年(1179)春末夏初,词人因反对议和而遭谗言被削去枢密院编修官的差遣,寓居杭州。词人在西湖边的孤山上结庐而居,筑室种梅,自号“梅花屋主”,过着清苦的隐士生活。此词即是他此时所作。从全词看,作者主要表达了自己忧国忧民之情,以及对于时势的感慨。
上阕开头三句写景,点明季节,描绘出一种凄冷的氛围。接着写自己孤独寂寞的境况,借“古今代谢”来表明自己的身世之感。过片三句写自己的处境,用“南鸿归梦”一句暗含了词人的身世之感,也暗示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悲愤情绪。最后两句抒发了自己的感慨,认为像自己这样流落江湖的人,就像那猿鹤一样,只有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才能找到知音。这里,词人把个人命运与天下兴亡联系起来,表达了自己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下阕开头三句,词人又写自己的遭遇,说自己虽然身处江湖之中,但仍然关注世事。“世途安处”四字,表明了词人对于当时朝政的不满和担忧。过片三句,则进一步抒写了自己对于时局的看法,认为只要自己坚持正义,就能得到人民的支持,就能战胜那些奸邪小人。最后三句,词人表示自己甘愿做一个隐士,过清贫的生活,以此来表达自己对于时局的看法。
此词表达了作者对于国家民族的忧虑,以及对时局变化的感慨。同时,也表现了自己坚韧不拔的意志和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